海鮮並非都是高膽固醇食物 適當攝取對健康有益

▲▼一般人常誤以為海鮮都是高膽固醇,其實並非如此。(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海鮮並非都是高膽固醇。(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陳建竹/綜合報導

海鮮的蛋白質及各種胺基酸含量甚為豐富,不管是蝦類、貝類、蟹類還是魚類等海鮮,皆富含鈉、鉀、鈣、鎂、鐵、磷、鋅等礦物質。與一般的家畜、家禽肉類相比,熱量和脂肪都來的較低,若是需要控制熱量,在相同熱量之下選擇海鮮,會比一般肉類攝取到較多蛋白質。

▲▼不管是蝦類、貝類、蟹類還是魚類等海鮮,皆富含礦物質。(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管是蝦類、貝類、蟹類還是魚類等海鮮,皆富含礦物質。(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此外,與「海鮮都是高膽固醇」的印象相反的是,適當地吃海鮮反而健康。海鮮裡所含的PUFA(多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葉酸和牛磺酸等成分,皆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含量,PUFA中的EPA可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MUFA則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

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膽固醇(HDL)與低密度膽固醇(LDL),會影響身體健康的,是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因此一般常聽到的「降低血中膽固醇」,便是希望降低其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和三酸甘油酯(TG),低密度膽固醇下降可延緩動脈粥狀硬化的進展。

▲▼鯖魚有豐富的葉酸、EPA、DHA,對心血管皆有益處,膽固醇也低。(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鯖魚有豐富的葉酸、EPA、DHA,對心血管皆有益處,膽固醇也低。(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適合常吃的海鮮包括常見的蝦類、淡菜類(綠殼菜蛤干)、小干貝和牡蠣干,皆含有豐富的葉酸、EPA、DHA,對心血管皆有益處。最值得推薦的是鯖魚,不僅上述成分豐富之外,膽固醇含量也很低。至於各類的魚卵、小魚干、加工過的蝦類(例如櫻花蝦)、螃蟹、烏賊、章魚、螺、小卷干和鹹小卷,膽固醇較高,要少吃。

近年國際研究證實,人體會自行生成大約七成膽固醇,從飲食攝取而來的只占少部分,但千萬別因此就肆無忌憚地亂吃,還是有可能影響健康的。

(本文由「營養師天團」提供,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11/16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46 1 657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眼神茫然】物流車輾斃女騎士! 肇事司機蹲路邊嚼檳榔滑手機

【眼神茫然】物流車輾斃女騎士! 肇事司機蹲路邊嚼檳榔滑手機

【全部蛋掉】25萬顆毒蛋集中銷毀! 警方全程壓車監控

【全部蛋掉】25萬顆毒蛋集中銷毀! 警方全程壓車監控

恩利唱庾澄慶〈情非得已〉 許願「下次跟我爸同台」

恩利唱庾澄慶〈情非得已〉 許願「下次跟我爸同台」

湯姆克魯斯拿下生涯首座小金人 從影40年..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湯姆克魯斯拿下生涯首座小金人 從影40年..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泯滅人性】3機車等紅燈被轎車撞翻 「硬催油門」輾亡騎士逃逸

【泯滅人性】3機車等紅燈被轎車撞翻 「硬催油門」輾亡騎士逃逸

熱門新聞 直銷雲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