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絢慧/現在年輕人很難搞? 其實是你們大人缺乏「感受力」 

▲▼小孩,嬰兒,手。(圖/取自Pixabay)

▲我們都失落了情感連結,習慣壓抑(圖/取自Pixabay)

我們都失落了情感連結 ──找回感受力,允許情感表達

支持與理解,從自己開始 ──習慣壓抑的詠欣

詠欣生活在一個氣氛嚴肅與冷漠的家庭中。父親是高階公務人員,平常對待孩子的口氣與方式許多時候就是公事公辦。詠欣印象中,和父親的對話沒有幾次,不是因為母親說要向父親報告成績,就是母親和父親冷戰,要代替母親傳達一些「口諭」給父親,除此之外,和父親之間就沒有什麼話題了。

詠欣的母親是銀行的行員,前幾年提早退休了,說是職場環境讓人越來越累,不想要再沾染一些不必要的嘔氣。其實詠欣也不是很懂母親到底在單位中發生什麼事。在他們家庭中,每個人的生活經驗是很少表達與分享的。他們家總是安靜無聲。

詠欣想不起來究竟是自己個性本來就這麼安靜,還是後來被訓練或被管教成什麼想法都不表達,也不要去分享情緒。就是有一種莫名其妙就知道說了也沒用,多說搞不好又要被數落或說教的念頭。

不知不覺中,她好像真的也感覺不到什麼。從求學過程,到後來交男朋友了,她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覺得很難表達自己,也很難讓別人懂自己。

她其實很渴望和男友之間有更多的談心,更多情感靠近的感覺。但不知怎麼的,她越來越覺得男友和父母也好像,總是不怎麼想聽她說話,不是沒有正眼看她,不然就是一聽她說話,就開始講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詠欣逐漸感受到內心的空洞與不開心。雖然表面上她的生活無風也無雨,沒有挫折也沒有什麼打擊,好像一切都擁有也算平順,但內心始終有股沉悶感受說不出來,沉積在心頭上,也不知道向誰傾訴。

她不清楚自己哪裡不對勁,但就是感覺不到快樂,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有時候,她甚至想,其實身邊的人,有她存在或沒有她存在,或許一點差別也沒有。

我們的情感阻塞了,我們其實是一個情感封閉的民族,也可說是情感阻塞。這些情況,讓我們去大方表達情感,表達感謝、欣賞、肯定、喜歡與愛,都變得有些扭捏,有些人甚至說那是一種肉麻與做作。

為何我們會變得如此難以表達情感與連結情感?那是因為我們自小擁有的情感太少,以致我們不願意再給出去。不願意到有些吝嗇的狀態。即使曾經給過,但一旦發現回報並不對等,或是讓自己失望,不如預期,我們也會開始把能夠付出的能力,慢慢的限制,慢慢的收回,以避免再失望、再受傷。

女人哭泣。(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我們的情感阻塞了,我們其實是一個情感封閉的民族,也可說是情感阻塞。(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重回自然開放的狀態

當我們非常小的時候,我們表達對大人的愛是如此自然而開放。「我最愛媽咪」、「我最愛爸爸」、「我想要跟媽媽永遠在一起」、「我好喜歡和爸爸在一起」...但曾幾何時,我們對愛的表達變得退卻與尷尬,而情感的連結也變得斷裂與疏離。

在無數次情感想要連結卻失望與受傷的經驗中,比如想要父親或母親陪在身邊說些話再入睡;比如想要和父親或母親分享一天在學校的經驗與小故事;比如想要在挫折與疑惑時得到家人的一些肯定與鼓勵;比如想讓父母親知道自己努力的想實現某個願望。這些簡單的情感連結需求,單純的情感分享,在許多人的家庭經驗中都是缺乏與斷裂的。

家庭生活許多時候,成為事務的分工,與個人任務完成效率的監督者。當然,大環境越來越艱困,許多家庭忙著生計,而不用忙生計的人,也忙著因應外在事物的要求,包括孩子學校的功課要求、才藝要求,或是自己職場上的許多挑戰與轉變。力不從心,情感耗竭的情況,幾乎在許多人身上發生。

我們往往把情緒能量最飽滿的時刻應付在外在環境的要求與需求上。當我們個個返家時,呈現的是我們情感能量最低的狀態,最不想說話,最不想搭理人,最不想再聆聽任何事。

大人只顧自己的狀態,把照顧與教育責任拋諸腦後,並且不通達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許多人大人甚至會告訴孩子:「走開」、「吵什麼吵,再吵你試試看」、「你很聒噪與好動耶!就不能不講話嗎?」、「煩死人,真希望你不存在」。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