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家/加速轉型、強化管理!壽險業化危機為轉機

▲辦公室,上班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因監理制度新變革,壽險業需要積極改變經營模式以增強競爭力。(圖/Pixabay)

文/紀翔

從去年Q2起,國內壽險業者開始感受到避險成本上漲的壓力,Q4又經歷股債齊跌,加上金管會將祭出強化管理方案,各大壽險業者無不繃緊神經,唯有加快轉型才能安度「黎明前的黑暗」。

「從來沒有哪一年像今年一樣,這麼令人徬徨、看不清未來方向!」某壽險公司總經理道出國內壽險公司掌舵者現在的心境。2018年第二季開始感受到避險成本節節高升的壓力,第四季又經歷股債齊跌,整體壽險業淨值一季消失3,000億元新台幣,所有壽險公司金融資產都出現大量未實現損失,全年綜合損益虧損了5,004億元,創下史上最慘的紀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強化管理方案、優化壽險公司

2019年一開始,金管會突然緊盯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檢視區隔資產投報率,要求宣告利率4%的美元保單、宣告利率2.9%以上的新台幣利變保單都要重新檢視,接著又是檢討債券ETF投資是否要加重計提資本,讓好不容易才找到資金出口的壽險公司投資部門心又懸在喉嚨口。

接著,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又丟出淨值占資產比率要達2%的新監理指標,要求壽險公司正視要接軌國際保險財報IFRS 17的事實,盡可能不要配發現金股利,厚植資本、增提準備金,要求股東要以普通股增資,5月就要逐步祭出整套壽險業的強化管理方案,一系列的動作,企圖優化壽險公司。

壽險公司花了5、6年的時間,才走出2008年金融海嘯的陰霾,重新找回獲利能力,金控下壽險子公司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成為獲利主要支柱,中信金控積極併購壽險公司,最終拿下台灣人壽,加上2018年上半年表現不錯的新光人壽、已成為開發金控子公司的中國人壽,國內8家資產兆元以上的壽險公司,目前有5家是金控子公司,另外還有3家公股金控亦有壽險子公司,看著壽險金控名列獲利前幾名,這幾年不少銀行金控也有意併購壽險子公司,讓銀行、壽險成為金控獲利兩大支柱。

未來接軌IFRS 17,挑戰重重

但2019年這些併購或入股壽險公司的念頭恐怕暫時打消,某金控高層表示,金管會限制壽險公司分配現金股利,無法上繳現金到金控母公司還是小事,重點在於大部分是銀行出身的金融業高層,看不清壽險公司資產到底還有多少價值,是不是把早年的老債券都賣光了,未來接軌IFRS 17會出現多大的缺口?若再出現一次金融海嘯,股債全數下跌造成淨值大蒸發時,又需要多少錢來增資?近年壽險公司大賣的儲蓄險保單、投資型保單未來會不會成為炸彈?

金控業者擔心現在若併購壽險公司,搞不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還未增加獲利動能,就可能要協助增資,搞不好還成為金控未來獲利的包袱,再加上銀行局對於金控要併壽險公司的態度也相對謹慎,此時未必會核准併購案。

▲▼ 新台幣,台幣,現金,鈔票,銀行。(圖/路透)

▲美中貿易戰影響,全球築起關稅壁壘,金融資產價格可能因國際情勢變化而產生變化。(圖/路透)

壽險業未來經營風險究竟有多大?一位大型壽險公司財務主管私下透露,短期內壽險公司投資部門會承受極大的壓力及風險,在25兆元的壽險資金中,88%是有價證券,且其中68%以上是國外投資、7%是國內股票的情況下,加上全球金融市場從2008年開始已走了10多年的多頭,大量的錢不斷湧入資本市場推升行情,沒有人可以預估這個泡沬何時會破滅,誰會接到最後一棒?當風暴來臨時,壽險公司龐大的投資部位能逃到何處?

而近來的中美貿易戰,使全球重新築起關稅壁壘,金融資產價格又在相對高點,只要一點風吹草動、一個國際情勢變化,都可能作多、殺多,價格瞬間崩跌,這位財務主管指出,全球除了美國有升息,未來還有工具可以拯救市場,但大部分的國家利率已低無可低,沒有任何工具可以用,下一次的金融風暴也許會比2008年更慘烈,只是沒有人知道會不會發生、何時會發生、且時間要持續多久?

再來就是國際間預計2022年、台灣暫定2025年要實施的IFRS 17與國際資本準則(ICS),對所有壽險公司而言,都是翻天覆地的改變,「現在的壽險商品完全不對!」某壽險公司財務長說,IFRS 17對保證利率的終身型保單要求「很大很大的資本」,現在台灣都在賣一率到底的終身壽險,未來要增提的金額絕對超乎想像。

壽險公司面臨極大轉型壓力

另外,如無法調整費率或保障內容的終身健康險,在未來都是要增提很大的資本,該財務長說:「現在各壽險公司一定要開始改變產品線,看看歐洲的壽險公司在賣什麼,都是投資型保單、定期健康險。」

改變產品線的同時,意味著國內壽險公司經營多年的通路,都會面臨轉型壓力,20多萬名保險從業人員的生計,通路反饋的壓力在未來幾年應會加大,過去通路至上的壽險公司高層,如何穩住局面、安撫人心,協助旗下業務員轉型等,亦是一項要面對的難題。

國泰人壽風控長黃景祿表示,很多大型研究機構都已指出,全球正值景氣循環末升段,各金融機構都應該要有居安思危的風險意識,且關鍵在於能否對可能發生的系統性風險,預作妥善的因應與準備,壽險公司大抵就是要從資本、資產與業務各方面著手,趁市場狀況仍佳時強化資本、降低資產風險、放緩保費流入的速度,盡可能增加高價值型、保障型的保單,這類保單也較不會在風暴時解約或出問題。

也許情況不會如預期中的糟,抑或可能軟著陸,但黃景祿說:「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風險控管的工作就是盡可能做好所有準備,才有機會在下次海嘯來臨時全身而退。

對於即將面臨的IFRS 17與ICS新的資本要求,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說,保發中心正與業者一同導讀,弄清楚IFRS 17的精神及影響,協助整體業界及早因應。

但曾任金管會副主委、銀行局長的桂先農也說,台灣會計準則雖要與國際全面接軌,但仍是有一定的彈性空間,如2013年台灣要全面與IFRS接軌時,公股銀行提供退休員工18%的優利定存,就面臨員工福利金要大量認列的問題,一提就是2,000億元,當時整體國銀稅前獲利才3,000億元,「若真的照提,不就昏倒!」銀行局當時依國情解釋,只有退休員工才適用,大幅降低公股銀行的提存壓力。

所以桂先農表示,金管會對於接軌IFRS 17也有相關利率計算上的彈性,可以視台灣壽險市場的特性,逐步要求到位,但這不代表壽險公司可以「心存僥倖」,這就好比跑5,000公尺,有人一直跑在前頭,有人認為只要跑得到就好,但只要金管會宣布「抓跑最後的5個人」,各公司就會加緊接軌的腳步,不敢輕忽,桂先農意思是不必太過恐慌,但也必須皮繃緊,在未來5、6年的時間加快轉型及因應。

▲官司,稅務官司,敗訴,恐龍法官。(圖/視覺中國CFP)

▲各金融機構應有居安思危的風險意識,預做妥善回應與準備。(圖/視覺中國CFP)

應強化資本結構及調整資訊投資

2019年,如南山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新光人壽都已向保險局申請現金增資,金額至少600億元,另外如富邦人壽可能會用盈餘轉增資,而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在邊緣的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等可能被保險局逼著增資,市場預估整體壽險增資金額應會突破千億元,如果各家壽險公司都要開始「搶錢大作戰」,則最後啟動或獲利表現不佳的壽險公司,就可能面臨要花更高成本增資或募不到錢的窘境。

由於擺明的風險在前頭,現在又搞不清金管會最終的管理態度,加上有幾家公司大股東投資多年都拿不到現金股利,壽險資金投資又被金管會盯緊緊,對於再投錢進去增資顯得興趣缺缺,原本有意併購或策略性投資的金控或其他投資人也轉為觀望,壽險業者分析,至少這1、2年可能不會發生併購壽險公司的案例,除非併購者要有很強的保險專家,方能看清資產品質、未來局勢,但在此時併購風險極大,極可能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搞不好血本無歸。

「先前各壽險公司總經理都是先衝業績及獲利,任內的KPI指標達到,就可以安全下莊。」壽險業者形容,現在接棒的壽險公司高層壓力真的會比之前大很多,因為不確定任內會不會出問題,能不能安然的卸任或高升。

「現在開始就是比誰的氣長,看誰能撐過這幾年。」壽險公司財務長說,未來一定還會出現壽險公司併購機會,能渡過這次難關的壽險公司未來發展及價值會比銀行更高,但重點是這幾年必須強化資本結構及加強資訊投資等,「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時刻」,現在壽險業的「天」才正要暗下來,到天亮那一刻,才會知道誰能撐過漫漫長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花蓮「群震狂搖」一天200起 學者揭成因:區塊地殼破裂

花蓮「群震狂搖」一天200起 學者揭成因:區塊地殼破裂

泫雅放閃龍俊亨「為何戀愛老被抓包」! 「連公司都搖頭」對她喊:有點辛苦XD

泫雅放閃龍俊亨「為何戀愛老被抓包」! 「連公司都搖頭」對她喊:有點辛苦XD

統帥倒塌瞬間

統帥倒塌瞬間

花蓮6.3大地震 富凱大飯店傾斜

花蓮6.3大地震 富凱大飯店傾斜

花蓮6.3強震 統帥大樓傾斜「1、2樓壓扁」

花蓮6.3強震 統帥大樓傾斜「1、2樓壓扁」

熱門新聞 保險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