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2018年02月的花蓮地震。(圖/記者柳名耕攝)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台灣地震頻繁,臉書粉專「報地震-中央氣象局」貼出一張圖說明台灣主要3個地震帶,其中活動最頻繁的就屬東部地震帶,而通常容易造成嚴重災情的則是西部地震帶。
「報地震-中央氣象局」指出,台灣3大地震帶中因為西部地震通常震源淺、人口密度高,所以「一旦發生大地震,常常傳出嚴重的災害。」像是2016年的高雄美濃地震等。文中也針對台灣3個地震帶逐一說明。
【東部地震帶】這是大家最熟悉的地震帶了!
成因:此區的地震大多都是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碰撞直接造成的。
範圍:臺灣東半部,北起自宜蘭東北方的海底,涵蓋花蓮、成功、臺東等地,南端幾乎與菲律賓地震帶相接,遙指呂宋島,寬度大約為 130 公里。
特徵:震源較深,尤其是花蓮以北區域,因板塊隱沒作用,震源深度可達到 300公里左右。
【西部地震帶】此處是容易出現嚴重災情的地震帶!
成因:地震主要來自板塊碰撞前緣 的斷層作用。
範圍:臺灣西半部地區。
特徵:震源較淺,約 10 餘公里左右。西部人口密度高,有許多大都市,一旦發生大地震,常常傳出嚴重的災害。
【東北部地震帶】有地熱、火山活動!
成因:受沖繩海槽 的擴張作用影響而造成地震。
範圍:從蘭陽溪上游附近開始,經宜蘭向東北延伸到琉球群島。
特徵:震源較淺,且因為來自弧後盆地的張裂行為,大多呈現正斷層 的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