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近日感染流感併發肺炎驟逝。研究證實,冬季是人們最容易死亡的季節。(組圖/翻攝自IG)
記者葉睿涵/編譯
「大S」徐熙媛新年到日本旅遊,不料竟染上流感併發肺炎,搶救無效過世,享年48歲。《國家地理雜誌》指出,冬天是最致命的季節,其死亡人數遠高於一年中的其他月份。季節性病毒和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冬季死亡增加的主因,而寒冷天氣、維生素D減少、空氣污染等環境變化也可能是潛在的致命因素,不過科學家至今仍未能完全解釋這一現象。
據《國家地理雜誌》報導,單只2021到2022年間,英國冬季死亡的人數比其他季節平均多出了1.3萬人,而美國2011至2016年間冬季的死亡人數也比非冬季高出了8%至12%。波士頓大學公衛教授金尼(Patrick Kinney)表示,這種現象在南北半球都明確可見,就連冬季較為溫和的地方也出現類似狀況。
研究指出,流感和其他季節性病毒在冬季達到高峰,是冬季死亡率大幅增高的明顯因素之一。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美國冬季死亡的病患多數與病毒感染有關。然而,病毒無法完全解釋死亡率上升的現象,因為即使在夏威夷等沒有寒冷冬季的地區,冬季死亡率仍然顯著高於其他季節。
▲流感和其他季節性病毒是冬季死亡增高的主因。非新聞當事人。(示意圖/VCG)
心血管疾病也是冬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發現,寒冷天氣會讓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然而,進一步調查顯示,極寒地區的冬季死亡率並不比溫暖地區高,這可能是因為寒冷地區的居民準備更充足。他們多數擁有暖氣設備和保暖衣物,而溫暖地區的人則可能對寒冷適應不良。
除了溫度變化外,冬季的其他環境因素也可能影響健康。例如,冬季日照時間較短,導致人體維生素D合成減少,可能影響免疫系統與心血管健康。此外,一些地區的冬季空氣污染較為嚴重,或是室內濕度變化大,影響呼吸系統健康,而這些因素都可能在冬季死亡率上升中扮演一定角色。
科學家認為,學界未來仍需投入更多研究來深入了解冬季死亡率增高的真正原因。如果能準確確定影響因素,政府可以透過適當的公共衛生政策,如改善房屋供暖、推廣健康飲食,或減少空氣污染等措施,來降低冬季死亡的風險。冬季的危機不僅來自寒冷,還涉及更複雜的生理和環境變化,這仍然是一個需要進一步探討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