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第6屆WBC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中華隊在世界棒球12強賽奪冠,但在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資格賽卻未能延續佳績,晉級形勢岌岌可危,明(25)日必須在附加賽擊敗西班牙才能連6屆挺進正賽,就有網友整理12強跟經典賽的選手成績。不少人看完後直呼「陣容確實比較弱,資格賽打線只有四個破百的」。
有網友在PTT發文,「12強是12強,資格賽是資格賽」,看到很多人把12強跟資格賽混為一談,於是列出兩次選手的成績,「人選幾乎都不一樣 冠軍又不是他們打的,至於資格賽打擊為什麼這麼容易卡彈?其實看去年打中職的成績就知道了」。
▲原PO列出兩隊選手的成績。(圖/翻攝自PTT)
他坦言,「資格賽打者的組成很中華隊,如果近況又不好,那得點圈的攻擊真的會蠻慘烈的」。仔細一看列表,12強的成員標準化攻擊指數(OPS+,On-base Plus Slugging Plus),球員個人數據與聯盟平均值進行比較,大於100則是優於聯盟平均,12強中只有3名球員低於100,但經典賽卻只有4名球員破100。
另外全壘打數也差很多,12強球員全壘打共有106支,經典賽的球員則是42支,只有張育成全壘打為雙位數,其他球員都是個位數。原PO坦言,「資格賽打者的組成很中華隊,如果近況又不好,那得點圈的攻擊真的會蠻慘烈的」。
貼文曝光,網友看完對比後秒懂了,「也考驗台灣在短時間籌組第二批國家隊的能力」、「這樣看下來打線烙賽根本正常」、「這樣一比下來真的差太多」、「確實啦,但就不敢再叫P12那群繼續拚」、「12強對手強度差距更大」、「P12打擊本身就比較強」、「這張表完全呈現出資格賽打線普遍都彈道1打者的特性」、「打者的擊球能力不足,就算提醒10次對方投手的弱點,打不到就是打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