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冠宇/台北報導
共軍東部戰區今(1)日起在台灣周邊展開聯合演訓,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中心國際合作事務統籌長曾偉峯分析,過去大陸認為能「寄希望於台灣人民」,若北京改以軍演應對台灣內部的政治輿論發展,會是令人不安的訊號。
▲共軍東部戰區今日演訓畫面。(圖/翻攝微博)
共軍東部戰區稱,聯合演訓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大陸國台辦隨後也表態稱,賴清德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拋出「17項策略」(即國安17條),猖狂挑釁大陸,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加劇台海緊張局勢。
儘管大陸官方劍指賴清德總統,但是曾偉峯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分析,今日軍演若是回應國安17條,時間點可能較晚了。他直言,一個令人比較不安的訊號可能是,軍演還針對近期台灣社會內部(輿論氛圍)對於中共比較不利的發展,例如驅逐陸配、徹查大陸證件等。
曾偉峯提到,過去兩岸的小吵小鬧,是由陸委會與國台辦等行政方進行唇槍舌戰,如果改用軍事演習來回應台灣內部的政治輿論發展,比較少見。他提到,過去大陸認為能「寄希望於台灣人民」,若北京認為近期輿論是台獨發展的趨勢,對台灣來說就比較危險,也是令人不安的發展。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17條。(圖/總統府提供)
兩岸硬碰硬 交流難有進展
如今兩岸硬碰硬,民間交流是否還有空間?曾偉峯表示,賴清德就職演說中提到開放陸生來台等,像是對大陸採軟硬兩手,只是目前以硬的層面居多。他認為,兩岸關係是在「不甘情願的情況下」交流,不會有太大進展。
曾偉峯形容目前的兩岸是,一方丟一顆球,另一方不把球打回去,而是把球打碎,再丟一顆更硬的球過去。在雙方都強硬之下,他認為,兩岸交流的進展會非常緩慢,雖然雙方都提到交流,但是實際作為並不利於交流。
▲美中台關係。(圖/路透)
台灣採戰略清晰 最後或被迫政策立場轉向
在國安17條推出前後,政府在兩岸議題上頻頻出招。曾偉峯分析,政府除了宣示台灣主權,也宣示我方在兩岸關係的立場很難被撼動,所以政府直接推出政策、不給太多模糊地帶。
曾偉峯研判,相關作為除了對陸方表態,一定程度上也向美方釋放訊息,即我方於國家安全方面正在做更強的自我防衛。
以美中台三角戰略視角來看,曾偉峯認為,美國是維持戰略模糊,因川普不會把事情講得太清楚;大陸是「戰略目標清楚(統一)、戰術模糊(和戰兩手)」,維持彈性策略;台灣則「變得越來越清楚」。
曾偉峯指出,在美中台三角關係對稱之下,台灣的戰略清晰會迫使另外兩方也要表態、並朝向越來越清晰的戰略發展。
然而,當前美中台三角關係並不對稱,台灣成為被夾在兩極中弱勢的一方,很難真正擁有主導權與主動權。他說,台灣如果採取戰略清晰、強勢逼迫兩大強權表態,最後可能的結果是,在中美後續互動下,反而是台灣的政策立場被迫轉向。「如果中國跟美國如果有一些共識的話,台灣反而會更綁手綁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