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恐遇8.7↑強震連2震! 南海海槽「半斷裂」最慘情況曝

▲▼ 日本311大地震,東日本大地震。(圖/路透)

▲311大地震重創日本。(圖/路透)

記者王佩翊/編譯

日本政府專家會議於3月31日公布「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最新災害預測,報告顯示,其震源範圍可能涵蓋東海至九州外海,而在最壞的情況下,將造成29.8萬人死亡,235萬棟建築物全毀。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報告首度納入「半斷裂」(半割れ)地震的試算,指出地震可能分階段發生,甚至可能造成二次強震,進一步加劇災情。

根據《每日新聞》報導,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教授西村卓也解釋,南海海槽地震的震源範圍廣泛,從靜岡縣外海延伸至宮崎縣外海,是一段極長的東西向區塊。一旦整個區域同時發生斷裂,被稱為「全斷裂」(全割れ),將引發極為嚴重的災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東側或西側先發生規模8以上的地震,隔一段時間後另一側才跟著發生,這種情況就稱為「半斷裂」。時間差可能短至數小時,長則數日甚至數年,這將影響災後救援,甚至造成二次強震,使災情進一步惡化。報告預測最慘情況,東側與西側將先後發生規模8.7與9.0的強震。

報告中指出,歷史記錄顯示,過去300年內,發生「半斷裂」的頻率遠高於「全斷裂」。例如昭和時期的東南海地震(1944年)與南海地震(1946年)相隔約2年,而1854年的安政東海地震與安政南海地震則相隔僅30小時。而此區域最後一次發生「全斷裂」是1707年的寶永地震。

報告中預測,「半斷裂」模式可能會讓同一片災區遭遇2次強震,原先在第一次地震中倖存的建築物,在第二次地震時倒塌的風險大幅增加,這與「全斷裂」的影響不同。專家警告,這樣的情況可能讓地震災害的時間拉長,影響範圍擴大,導致更多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

此外,由於「半斷裂」地震的特殊性,可能導致受災地區在短時間內遭受第二波強震,進一步影響救援行動。專家強調,部分建築可能在第一次地震中倖存,但後續地震來襲時無法承受更強力的搖晃,恐使傷亡人數進一步上升,因此建築耐震能力至關重要。

日本政府已開始根據這份最新的災害預測,進一步調整防災計畫。各地方政府也被要求針對最壞情境進行因應,包括強化防災演練、提升救援物資儲備,以及推動更嚴格的建築耐震標準,以減少可能發生的災害。

04/02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95 2 2649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新聞 國際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