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125%,如加上日前因芬太尼問題而加徵的20%關稅,累計稅率將達到145%,對此,大陸官方採取多項反制措施,對外宣稱要「奉陪到底」。在美國關稅壓力下,有著習近平智囊、大陸「國師」之稱的經濟學家鄭永年認為,「關稅之爭是有限度的。只要關稅加到60%至70%,跟加到 500%其實沒區別,都沒法做生意了,就是脫鈎了。」
▲大陸經濟學家鄭永年 。(圖/記者任以芳攝)
對於美國採取的「全球經濟戰」策略,鄭永年分析,美政府不只是打經濟戰,對很多國家來說,比戰爭的影響還要大,主要是已經逼近破產狀態,反正美國債務越來越多,到了償債壓力的臨界點,必須搏一搏,「針對的國家一是盟友,二是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國家,當然還有地緣政治考量,最終衝著中國而來。」
鄭永年指出,關稅背後是國家實力的較量,沒有力量和美國較量、想繼續從美國得到好處、安全上不得不依賴美國的國家,最終就會妥協,「歐洲如果有強烈的意願,是有能力反擊,特朗普(川普,下同)只看貨物貿易,卻不看美國服務貿易、知識產權、美元霸權方面的收益,在這些領域,歐洲是美國非常重要的市場。」
▲中美關係進入新一輪的關稅大戰。(圖/路透)
至於川普看似「魯莽」的做法,鄭永年認為仍有其邏輯存在。他表示,這是一套「休克療法」,關稅的第一層目標就是「弄錢」,第二層目標要讓製造業回流,提供就業和稅收,第三層目標是針對中國,「第一層可以,但特朗普只看到可能的收穫,沒有看到可能的失去,說不定搞垮了美元霸權,萎縮美國的服務業,損失可能會超過關稅的所得。而第二層、第三層目標就很難了。」
鄭永年提到,川普明顯將焦點集中在貨物貿易,問題在於美國什麼都要生產,其他國家要美元做什麼,「一直這樣下去,反而可能導致美元霸權解體。」
鄭永年表示,美國要使產業供應鏈排除中國,這是幻想,不可能實現,「因為美國沒有開放市場,相反,中國是更加開放的,有些國家就拖,反正白宮一任四年,不夠就八年,熬過去。」
鄭永年強調,關稅之爭是有限度的。只要關稅加到60%至70%,跟加到 500%其實沒區別,都沒法做生意了,就是脫鈎了,「中國正慢慢轉向0到1的原創創新階段。這個格局一旦真正形成,10至15年後,也許美國和其他國家還要依賴我們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