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月初在台海周邊展開大規模聯合演訓。(圖/翻攝微博)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彭博》專欄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指出,外界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加徵關稅,將使北京對台行動升級,但台灣實際上早已長期遭受中國在軍事、經濟、外交與認知作戰等多方圍困。
瓦斯瓦尼15日以「不論有無關稅,台灣已被圍困」為題撰文表示,川普發動的貿易戰雖加劇美中緊張,但台灣並非因關稅變得更脆弱,而是長年處於中國壓力之下,「台北一直都是地緣政治熱點,若不加緊應對威脅,現在就有可能失去得來不易的自治權」,政府應推動延宕已久的國防預算,並強化軍力與全民備戰意識。
文中指出,中國對台軍事行動日益頻繁,派出大量戰機與海警船,軍事戰略家稱之為「蟒蛇戰略」(Anaconda Strategy),即從軍事、經濟、外交及心理上扼殺台灣,最終在不開戰的情況下迫使統一。
北京顯然正為衝突做準備,解放軍已是全球最大海上作戰力量,且繼續快速現代化。近期曝光的駁船畫面顯示,中國可能已具備將數萬名軍人及重型裝備登陸台灣海岸的能力。不過多數專家認為,封鎖或圍困仍是短期內最有可能的方式,而非全面兩棲攻擊。
除外部壓力以外,台灣內部也遭滲透,軍中共諜案大幅增加;北京同時利用AI技術散播假消息、攻擊海底電纜等,試圖擾亂社會、切斷通訊以孤立台灣,這些行動都符合習近平偏好的「不戰而勝」戰略。
復旦大學學者信強(Xin Qiang)在川普關稅生效前的亞洲協會(Asia Society)Podcast節目中指出,中國可能利用川普的不可預測性謀取利益,北京視川普為「交易型」人物,「這讓他很危險,也可能很有用」。
台灣政局不穩也可能成為北京優勢,民進黨與國民黨在國會僵持,延誤關鍵國防法案推動。不確定的環境加上美國安全承諾不足,可能正中習近平下懷,令部分台灣人相信北京的懷抱比華府更安全。
川普政府暫緩對等關稅90天,台灣總統賴清德希望藉由談判,不僅爭取經濟空間,也尋求安全保障。但瓦斯瓦尼直言,「單靠這點很危險」,賴清德應運用政治技巧和反對黨達成協議,加速通過國防預算,強化國內防衛自主,而非放任內鬥破壞安全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