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有小學生在行穿線上舉手30秒要過馬路,10輛車無視不停讓。(圖/網紅Cheap臉書)
記者李姿慧/台北報導
4月16日桃園市有2名小學生無號誌路口要過斑馬線,在行穿線中間高舉右手達30秒,10輛車卻不停讓不斷呼嘯而過,最後小學生無奈被逼退走回人行道,「行人地獄再現」引發眾怒。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今發出共同聲明,痛批這是「國恥」。
知名網紅Cheap 17日在臉書PO出一段影片,桃園市2名小學生在桃園區龍安街打算走斑馬線過馬路時,站在行人道中線舉手示意約30秒,結果約10輛車呼嘯而過,無人停車,讓網紅痛斥「這些大人是怎麼做到這麼冷血,就像他們是透明人」。桃園警方也出手了,將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告發,不暫停禮讓行人先行通過者,可開罰1200到6000元罰鍰。
根據日本NHK媒體報導,因為小朋友身軀矮小不易被發現,所以經過當地研究,鼓勵小朋友舉手提高能見度,並強調「確保駕駛員遵守交通規則是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不過桃園市小學生行經無號誌路口,乖乖走在行人穿越道上,依照教科書級別的「舉手過馬路」,卻約有10輛無視不停讓,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今也共同聲明痛批這是「國恥」。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表示,交通部卻遲遲不處理核心問題「精進駕訓及考驗標準」,不從源頭改善駕駛人素養,甚至限縮記點讓汰除不適任駕駛人變困難,反而不成比例地要求小朋友舉手過馬路,這是逃避問題、鴕鳥心態、捨本逐末。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3條存在已久,甚至在50年前的新聞報導,早就規定「停讓行人」,然而到了今日仍然有多數人不遵守此「交通規則」。
此外,兩會共同指出,台灣目前缺乏系統性的無號誌行人穿越道工程規範,例如德國中央政府從2001年就有規範無號誌行穿道應有行人庇護島或人行道外推、行穿道標誌、專門照明、視野距離等等工程規範,使駕駛人更容易注意行人並同時提高行人安全。交通部卻沒有建立起系統性制度,甚至拒絕納入國際通用的行穿道標誌。交通部常以「因地制宜」態度回應國際常用解決方案,卻因地制宜營造出會讓人困在路中的環境。
針對部分民眾建議該地設置行人觸動式行車管制號誌,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卻表示對此感到憂心,僅有號誌管制設施卻沒有安全防護設施,如果再次遇到類似酒駕、毒駕、疾病或認知功能衰退而不看號誌,可能重演2021年底愛河一家四口被撞事件。此外,若在號誌未觸動而有行人於閃燈狀態下走到一半時,後面有人去按下按鈕觸動號誌,部分設計的行車號誌會立刻變成綠燈、行人號誌會變成紅燈,可能對走到一半的人會造成更大的危險。
兩會也共同呼籲,國家重視長期存在的系統性問題,盡速精進駕駛人監理制度、恢復原先記點方式、納入國際行穿道標誌、參照德國建立無號誌行穿道的系統性制度、參照先進國家對於不停讓行人執法方式,才能讓下一代安心過馬路,不用再被車輛逼退回去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