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長黃偉哲21日親自為台南中西區的「西佛國」蔡家故居掛牌,肯定蔡家三代對傳統粧佛工藝的卓越貢獻。(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台南報導
在台南中西區的神農街深巷裡,有一棟古色古香的宅邸,承載著台灣百年粧佛工藝的記憶,21日上午,市長黃偉哲親自為這座見證三代藝師傳承的「西佛國」蔡家故居掛牌,肯定蔡心、蔡南山與蔡天民祖孫三代對傳統粧佛藝術的深耕奉獻,現場氣氛溫馨而莊嚴。
這是台南市推動「歷史名人故居掛牌計畫」以來,第31處掛牌地點,更是首次將祖孫三代同列為名人,創下台南文化傳承的新頁。黃偉哲表示,台南是千廟之城,宗教與藝術密不可分,而蔡家三代藝師以泉州派粧佛工藝為本,樸實自然、法相莊嚴,默默守護著台灣信仰文化的細節與神韻。
「蔡家,是台南之光,更是台灣傳統藝術的無形資產。」黃偉哲語氣堅定。他指出,歷史名人故居掛牌計畫自賴清德總統擔任市長時期開啟,透過在具體場域設置標示,讓更多市民與遊客認識本地名人故事、強化城市記憶。至今已涵蓋八大領域、255位歷史名人,未來將持續推動。
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補充,西佛國是台南唯一一間歷經清末、日治、戰後延續至今的粧佛老舖,不僅保有完整泉州派技藝,更是台灣粧佛藝術重要指標。文化局也將持續協助蔡家推動技藝教學與推廣,讓年輕世代有機會親近並學習傳統工藝。
第四代傳人蔡友誠師傅站在老宅門口,眼眶泛紅。他說:「今天掛牌剛好是我生日,這是我收過最感動的生日禮物。」他回憶從小在粧佛工作間長大,耳濡目染家族對技藝的堅持,如今能延續傳承、獲得社會肯定,是一種榮耀,也是一份責任。
蔡家匠心百年,技藝傳四代,這座藏於神農街的老宅,如今不只是粧佛藝術的搖籃,更是台南文化記憶中,一頁不朽的匠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