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掏耳朵!醫師曝「3大風險」超恐怖:都是真實案例

▲▼耳朵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黃軒提醒,掏耳朵可能對耳朵造成嚴重傷害。(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不少民眾有用棉花棒或其他物品掏耳朵的習慣,認為這樣更乾淨,甚至掏出耳垢時會有莫名的滿足感。不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近日在個人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這些行為可能對耳朵造成嚴重傷害,並呼籲民眾「別再打擾你的耳朵了!」

黃軒表示,耳垢(俗稱耳屎)其實並非髒汙,而是由耳道內腺體分泌的天然物質,帶有黏性且具抗菌效果,能攔截灰塵與細菌,是保護耳道的重要屏障。此外,耳垢會隨時間自然移動至耳道口脫落,根本不需手動清理。他強調,「耳朵本來就有自我清潔的天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掏耳朵習慣」的潛在風險,黃軒醫師提出三點警告。首先,使用棉花棒等工具容易將耳垢推入耳道深處,導致耳垢堵塞,引發耳悶、耳鳴甚至頭暈等不適。其次,若使用不潔工具或用手指直接掏耳,可能造成耳道感染,出現紅腫、疼痛及分泌物異常的症狀。

▲耳朵,中耳炎。(圖/pixabay)

▲黃軒提醒,掏耳朵可能對耳朵造成嚴重傷害。(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第三項也是最嚴重的風險,是耳膜破裂。黃軒指出,耳膜結構脆弱,若使用尖銳物品或過度用力,可能直接刺穿耳膜,不但造成聽力損傷,還需數月時間復原。他提醒,「這些都是真實的醫療案例,而非誇張劇情。」

對於常見的「耳癢」問題,黃軒也提供三項安全對策。首先,建議使用耳部專用清潔液滴入耳道,搭配耳後按摩,讓耳垢自然軟化排出;其次,應避免使用棉花棒深入耳道,只需以濕毛巾擦拭外耳道口即可。

最後,若耳朵感到嚴重堵塞或疼痛,應立即就醫,由耳鼻喉科醫師專業處理,避免自行挖掏導致併發症。他也強調,耳道環境溫暖潮濕,若引入細菌,極易導致感染,因此正確清潔方式與就醫觀念相當重要。

黃軒在貼文最後呼籲,耳朵是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而耳垢就是默默守護的隱形英雄。過度清潔或誤用工具,反而會破壞耳道防禦機制,造成長遠傷害。他提醒,「掏耳朵帶來的舒爽感可能只是短暫的,但耳朵一旦受傷,後果不容小覷。」

民眾若無明顯不適,其實無需特意清除耳垢。尊重耳朵的自然機能,才是保護聽力、守護健康的關鍵一步。

 

04/27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02 2 5461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李多慧煞到韋禮安 秒變迷妹:我想和你合照!

李多慧煞到韋禮安 秒變迷妹:我想和你合照!

【慘痛影片曝】#輔大 女趕上課橫越馬路!校門前遭撞飛雙腿骨折

【慘痛影片曝】#輔大 女趕上課橫越馬路!校門前遭撞飛雙腿骨折

【驚悚影片曝】#台中 #向上路 #聯結車 無煞車追撞!21汽機車撞毀10傷

【驚悚影片曝】#台中 #向上路 #聯結車 無煞車追撞!21汽機車撞毀10傷

【解鎖野生版葉保弟】一粒大跳應援曲 客場外野秒變「粒寶樂園」

【解鎖野生版葉保弟】一粒大跳應援曲 客場外野秒變「粒寶樂園」

【特別的回家儀式】一回家看到媽媽在熱舞!兒子們看傻眼 下秒反應超兩極XD

【特別的回家儀式】一回家看到媽媽在熱舞!兒子們看傻眼 下秒反應超兩極XD

熱門新聞 生活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