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圖/翻攝新華社,下同。)
軍武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日前已獲頒大陸民航局型號合格證,代表該機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順利畢業。即便多數人將這款大飛機的用途觀點集中在救災及運輸,但其實真正能發揮潛力的地方,應該是第一島鏈外的太平洋,將成解放軍未來可能應對大規模海戰中,執行遠海搜救的重要利器。
AG600的型號合格審定歷時12年3個月,取證階段完成試驗8696項,累計飛行2167架次,批準符合性報告7048份,各項數據見證這款大飛機開發過程的艱難。資料顯示,AG600上半身是飛機,機身長37公尺、翼展達38.8公尺,與波音737相當;下半身是單船身的輪船,懸臂上單翼和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選裝4台國產渦槳-6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53.5噸,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時,最大航時12小時,最大航程4500公里。
此外,AG600能在不到4小時內,從海南三亞機場趕赴南海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讓外界高度關注該機的軍事應用前景,被視為解放軍加強對主權掌控的象徵。甚至未來AG-600在南海地區和高新-6號反潛機合作,將讓所有進入這個區域的敵方潛艇無所遁形。
大陸知名軍事作家「科羅廖夫」指出,實際上AG600應用於運輸、巡邏、反潛等任務都在意料之中,但真正該被關注的應該是過去一個很少被提及,重要性卻更甚於一般軍事支援行動的領域「遠海搜救」。
他進一步表示,解放軍未來有可能與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甚至更遠的海域發生正面決戰,一旦軍艦被擊沈,會瞬間有大量人員落水急需救援,直升機和小型快艇的航程和運力都非常有限,此時有能力實施大規模營救行動的兩棲飛機就顯得非常重要。同時憑藉著固定翼飛機的速度優勢,無論進場救援還是事後撤退,數百公里的時速都能保證可及時脫離危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