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圖/記者陳冠宇攝)
記者陳冠宇/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之後,對台海議題的態度曖昧不明。有學者認為,於美國壯大經濟並恢復在印太的軍事絕對優勢之下,不能排除華府以台海代理人衝突去拖累大陸發展的可能性;而從戰略上,可能存在「季辛吉反轉」與「烏克蘭反轉」的想像。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今(30)日舉行 「美國川普總統百日新政的影響與展望」座談會,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以「川普主義對華戰略與北京應對」為題進行分析。
張登及表示,川普政府的目標是遲滯中國增長,以恢復美國第一、美國至上,手段包括關稅制裁、科技管制,迫使各國加入對華經濟圍堵之多邊關稅同盟,並分擔防務與財政責任下的美國主導安全架構,進而壯大經濟以恢復美國軍事在印太的絕對優勢。
當擁有上述條件之後,美國實際上能夠進行一場有節制的、可控的區域(代理人)衝突,張登及以此拋出問題:除了進行經濟制壓,美國是否也可能以區域衝突去拖累中國大陸長期發展,以解決21世紀的大戰略問題?
張登及認為,「這個也是有可能的,雖然它的可能性排在最後面」,而在整個美國對華戰略目標裡面有一個重大關鍵,就是美俄關係正常化,所以希望盡速凍結俄烏衝突。
▲「美國川普總統百日新政的影響與展望」座談會。(圖/記者陳冠宇攝)
在問答環節時,張登及進一步解釋,在外交史上,列強雙方不正面對決,但選擇用代理人戰爭來達到長期戰略目的的案例非常多。他說,未來在南海和東海的中菲、中日問題,不太可能引發代理人衝突,因為這兩國有美國的條約保障。
所以,「台海是一個比較曖昧的地方、危險的地方」,張登及指出,如果在戰略上用代理人戰爭來大膽構思,存在著兩大反轉,第一是「季辛吉反轉」,美國首先要爭取俄羅斯站在美國這一邊,才能夠對大陸展開壓迫性更強的動作。
第二是「烏克蘭反轉」,張登及說,俄烏衝突讓俄羅斯陷入全球制裁與經濟困境,如果將來中國崛起、跟美國有嚴重對峙,是否也可能在台海地區出現擦槍走火的軍事意外,或是台灣政治局勢急轉直下,觸發烏克蘭反轉?
對此,張登及直言,川普雖然喜歡打牌,但不見得會打這張牌,除非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但是,在政治危機之下,這個可能性不能排除。
至於北京方面,張登及分析,大陸現在要樹立負責大國的形象,所以仍把握和平的定力,不會立刻提出冒險激進的主張,進而把好的形勢弄壞,然而,在此過程中,大陸可以透過許多灰色地帶的活動,來充實其「應急預案」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