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商用核電小堆「玲龍一號」核心模塊運抵海南,預計2026年投產。(圖/央視新聞)
文/香港01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特邀顧問、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前董事長王炳華近日表示,中國的龍頭資訊技術、交通運輸企業等已與核能企業合作展開小型核反應爐為數據中心供電的示範項目前期論證,以及一體化車載微型動力反應爐研發項目等。
全球科技業正在掀起小型核反應爐開發熱潮,2024年10月,Google宣布與Kairos Power達成購電協議,後者將在2030年左右部署七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以滿足Google的電力需求。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定義,每單位的發電能力在300千瓩(MW)以下者,為小型核反應爐,約為傳統核動力反應爐發電能力的三分之一。
王炳華介紹,中國目前主要有中核、中廣核、國家電投、中科院、北京清華大學和中船重工等6個集團和單位進行小型反應爐開發,已研發形成了不同用途、不同功率的12種小型反應爐技術,主要包括陸基型水冷式反應爐、海上型水冷反應爐、高溫氣冷式反應爐、快中子反應爐和熔鹽反應爐。
據了解,中核集團研發的「玲龍一號」ACP100處於工程示範建設階段,預計2026年建成,是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組化小型反應爐;北京清華大學開發的200MWe高溫氣冷式反應爐已於2023年底投入商業營運;中國中科院開發的2MWt釷基熔鹽實驗反應爐於2024年實現滿功率。
「玲龍一號」主泵為單速立式全密封泵,需滿足高安全性、全密封、長壽命等嚴苛要求,屬於首台套設備。
「玲龍一號」主泵的成功供貨不僅是關鍵技術的突破,更彰顯中國在新型核能系統設計、高端裝備製造及複雜工程協同管理上的綜合實力,對鞏固中國在小堆國際競爭中先發優勢、形成中國模塊式小型堆先進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王炳華指出,在2030年前後,中國煤電機組將出現壽命到期的高峰期,部分老小機組將會逐漸被淘汰。近年來,中國的華能集團、國電投集團、中廣核集團、國家能源集團等均開展了在原火電廠址建設小型反應爐機組的前期研究、論證。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