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陳水扁(右)與兒子陳致中(左)。(圖/翻攝陳致中臉書)
記者郭運興/台北報導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於演講稱「民主時代不應有一言堂,不能因為意見不同就說是XX同路人」,言論一出,引起綠營支持者不滿,陳水扁臉書更遭到出征批評。對此,前議員陳致中今(5日)表示,這次演講比較像父親陳水扁從政的經驗談,不僅譴責在野黨亂刪預算的惡劣作法,也一再強調「我們要相信賴總統的想法」、對大罷免是絕對支持,演講一個多小時,有時候被斷章取義,誤會成不支持大罷免或中國同路人,其實是有點不公平。
陳致中於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談到父親、前總統陳水扁近日演講一事,他表示,演講的題目是「台灣民主的韌性與轉型」,其實是用一些例子解釋台灣民主經歷這多風雨與困難,但最後都可以透過人民的意志去克服,一步步達到威權走到民主的目標,這比較像父親陳水扁從政的經驗談。
陳致中表示,演講一個多小時,要全部看完沒有那麼簡單,所以有時候被斷章取義,父親陳水扁最想表述的重點是「大家對台灣民主要有充分信心」,即使在過程中有意見分歧或衝突,也堅持民主信念與價值。
陳致中指出,陳水扁也一再強調,每個總統時空背景不同、國際情勢也不同,作法與政策一定是有思考的背景,所以沒有對跟錯的問題,他也強調「我們要相信賴總統的想法與決策」,身為民進黨黨員,對這個大罷免是絕對的支持。
陳致中再指,陳水扁也在節目訪問了總召柯建銘、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綠委沈伯洋等大罷免要角,甚至在每天社群媒體的早安圖發表「罷免救台灣」表達立場,如果因為對民主闡述的演講,而被誤會成不支持大罷免或中國同路人,其實是有點不公平。
被問到「陳水扁演講是否針對賴清德」,陳致中強調,當然不是,整個演講完全沒有去提到個人或者針對哪個人的發言,就是單純是陳水扁對民主的想法與期望,但也必須承認教科書教的,套在現實不一定完全吻合,建議就是參考,畢竟陳水扁不是現在執政的人,不要太過度放大。
陳致中提到,監督預算、質詢預算是民代的職權,如果沒有去監督反而會被選民罵,但是父親陳水扁在演講中特別有講,藍白這種統刪、亂刪預算,尤其是對潛艦、國防,這種全民共識、不分黨派的預算,陳水扁是有切身之痛,所以特別譴責在野黨這種惡劣的作法。
陳致中認為,其實演講或發表意見,對於時政會比較避免,畢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八個字大家都很熟,但怎麼樣去做,分際也是要去拿捏一下,現在的執政者如何去做這些決策,應該要給他空間,如果自己已經離開了那個位子,就不特別去講自己的意見,如果被提到,就簡單的去敘述一下即可,那個分際需要注意。
陳致中說,因此,陳水扁這個演講真的是在講自己的理念,可能這個時間點在罷免的攻防,被少部分人斷章取義、直接下個標題,也許根本沒有聽過這個演講,聽了幾句話就認為是這樣講,陳水扁被出征好幾天,真的很艱苦。
最後,陳致中強調,目前最大誤解是有標題稱陳水扁批評賴總統,但兩個小時演講真的沒有講到賴清德怎麼樣,甚至一再去強調現在執政者做任何決策沒有對錯問題,一定有道理,所以要相信賴總統、賴政府,陳水扁也是強調信賴,但還是被扭曲原意,實在是很艱苦。
▼前總統陳水扁昔日發文挺罷免。(圖/翻攝自Facebook/chenshuibia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