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蘋果將改為「一年兩次」發表新iPhone。(圖/X@mingchikuo)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今(日)在社群平台貼文中,揭露蘋果未來三年iPhone可能的發表時程與產品規劃。內容顯示,蘋果可能將從2025年起實施「一年兩次」發表iPhone新品的節奏,上半年主打入門(低階)款,下半年推出旗艦(高階)款,這樣的策略調整,將可能成為未來常態。
在郭明錤的預測中,他使用「1H」與「2H」這兩個代碼來表示不同的時段。當中的「H」為英文「Half」的縮寫,代表「半年」的意思,1H 即是上半年(First Half),2H 則是下半年(Second Half)。例如「2H25」即指的是 2025 年下半年。
2H25-2H27 New iPhone Model Launch Predictions; Budget Models in 1H, Premium Models in 2H as Emerging Normhttps://t.co/OOsUbPlrBd pic.twitter.com/UA4MF0rUMR
— 郭明錤 (Ming-Chi Kuo) (@mingchikuo) May 5, 2025
根據他所揭露的時程表,蘋果計劃於2H25,也就是2025年下半年推出iPhone 17系列,涵蓋標準版、Slim輕量版、Pro 與 Pro Max 等高階款式。而到了2026年上半年(1H26),則將推出入門款iPhone 17e,目標市場直指預算型用戶。緊接著同年下半年,除iPhone 18 Pro 與 Pro Max 外,更將首度發表傳聞已久的iPhone摺疊機型,意味著蘋果將正式踏入摺疊螢幕手機戰場。到了2027年,蘋果依然延續雙發表節奏,上半年主打iPhone 18與18e,下半年則推出第二代摺疊機與iPhone 19全系列。
之所以進行這樣的策略調整,與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特別是中國市場有關。過去蘋果慣例於每年9月(也就是2H)集中發表所有新機,但中國品牌如小米、OPPO等多選擇在上半年(1H)就推出新款手機,導致蘋果在上半年時段缺乏新品話題,行銷上處於劣勢。
此外,郭明錤也指出,將所有機型集中於下半年發表,可能會讓主力機種如Pro系列搶盡風頭,反而壓縮了中低階產品的市場能見度與行銷資源。藉由將入門款移至上半年單獨發表,蘋果可望更清楚地傳遞各系列的定位,並提升消費者對整體產品線的認識與選擇意願。從目前透露的資訊來看,未來蘋果將以 Pro、Slim、e系列與全新摺疊機構成多元產品線,擴大市佔與使用族群。郭明錤表示,其中第二代摺疊機更已進入開發階段,可望在2027年下半年問世。
如果上述預測成真,將會是iPhone自「2007年問世以來最大的一次產品發表節奏改變」。從單一年中一次亮相,轉為上下半年分別鎖定不同客群的「雙核心發表」策略,不只提升蘋果產品在全年行銷上的存在感,也將成為應對競爭對手的重要戰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