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師表示,可樂在急診室能派上用場。(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急診科醫師翁梓華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雖然可樂常被聯想為「三高」兇手,但在急診室卻能派上用場,特別是在處理低血糖、糞石導致腸阻塞,或腸胃蠕動不良等狀況時,偶爾能發揮意想不到的療效。
翁梓華指出,從醫學角度來看,可樂的三大特性──高糖份、酸性成分(碳酸與磷酸)、以及含有微量咖啡因──正好讓它成為急診治療的實用輔助工具。
首先,在糖尿病患者因用藥過量導致低血糖時,醫師通常會測試患者是否能脫離靜脈點滴補糖,常會請患者攝取高糖飲品來快速升糖。此時,含糖汽水如可樂,就是救急首選。
▲急診醫師表示,可樂在急診室能派上用場。(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其次,對於因糞石導致腸道阻塞的患者,也有實證醫學支持使用可樂溶解糞石的療效。翁醫師說明,這類植物纖維鈣化形成的糞石,在可樂中碳酸與磷酸的作用下,有機會被部分分解,減少侵入性治療的需要。
第三,咖啡因和果糖的合力效果,則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對於排便不順或胃腸功能停滯的患者而言,也能達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不過,翁梓華也強調,可樂畢竟仍是含糖碳酸飲料,長期大量飲用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他提醒民眾,這些用途僅適用於急診短期輔助,真正需要解決問題的病患,應尋求專科門診評估,例如糖尿病患需調整藥物,腸胃疾病則需由腸胃科醫師進一步治療。「不要因為急診室會用,就回家狂喝可樂。」翁醫師語重心長地提醒民眾,醫療用途與日常保健不能混為一談,否則反而可能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