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菸酒不沾、不下廚也罹患肺癌!高雄一名黃姓女業務員平日素愛運動,4年前突然乾咳不癒、半年內體重暴瘦5公斤,經詳細檢查後,發現竟是基因缺陷導致肺腺癌,確診時已是第四期。不過她保持樂觀心態、積極接受治療,病況控制得宜,也未放棄運動的嗜好。
▲黃小姐抗癌4年仍保持樂觀心態、病情控制理想,今日特別送花給醫師致謝。(圖/記者許宥孺攝)
收治病例的義大癌治療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吳俊廷指出,54歲的黃小姐原是熱愛運動的上班族,從馬拉松跑者到龍舟奪旗手,甚至曾在百公里超馬賽獲得總成績第4名。然而,4年前意外檢查出肺腺癌第四期,讓她的人生從競速賽道,轉向與病魔的長跑。
▲義大癌治療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吳俊廷。(圖/記者許宥孺攝)
吳俊廷表示,黃小姐4年前到院時主訴,突然覺得喉嚨癢、間歇性乾咳,雖不嚴重,但連續咳了4個月,到診所就醫吃藥都沒改善,甚至情況加劇,且半年內體重突然下降5公斤,同事建議她到醫院檢查,經過電腦斷層掃描、切片檢查,發現肺部有陰影,且已轉移至肋膜。
由於黃小姐平日作息正常、熱愛運動又滴酒不沾,她不解為什麼癌症纏上她?經過次世代基因定序全面分析檢測,發現她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在染色體19點位發生基因突變,導致罹患肺癌。
▲▼黃小姐原本是熱愛運動的上班族,曾在超馬賽獲第四名。(圖/黃小姐提供)
吳俊廷指出,人類2萬個基因中,約有400個基因與癌症高度相關,這些基因產生先天或後天突變,就可能導致癌症發生,透過癌症基因檢測,可針對每位病患的基因特性擬定治療策略,衛福部在2024年5月1日起已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入健保給付。肺癌患者經過基因化驗後,不分性別,約有6成患者可以揪出基因突變;而不菸不酒罹患肺癌的女性,找到基因突變的比例會比具抽菸史、男性比例更高,至少6成以上。
回顧這4年的病史,黃小姐今日特別準備花束獻給吳俊廷醫師,她表示,每次回診心情都很愉快,感謝吳醫師讓她多活了4年,她也呼籲病友,「心情要放得輕鬆,不要覺得得了癌症就是病人,要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病情,與其感到傷痛,不如每天都活得快快樂樂,到目前為止,我都不覺得我是生病的患者。」
吳俊廷表示,黃小姐確診後,始終維持樂觀的個性,起初接受標靶藥物臨床試驗,伴隨疲憊與副作用,但每次回診都見她身穿豹紋服裝,開心的分享她的運動、登山、工作和生活。疫情解封後,她更積極參加馬拉松,在家裡超慢跑、戶外短跑,令人佩服。
▲黃小姐罹癌後保持樂觀心態、持續運動。(圖/記者許宥孺攝)
吳俊廷強調,肺癌是台灣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且初期症狀不明顯,經常被誤認為感冒或過敏,等到確診時,往往已屬晚期。若長期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難、體重無故下降等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
吳俊廷表示,國民健康署在2022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服務,台灣也是世界第一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的國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全國有15萬8937位民眾接受篩檢,找出1957名肺癌患者,其中早期患者佔了83%(1621人),顯示LDCT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