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突喊統一,讓外界質疑中美談判把台灣當籌碼?。(圖/路透社)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中美關稅戰逐漸降溫,雙方經貿高層發布「聯合聲明」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在記者會上語出驚人喊出「統一」,也讓外界質疑談到中美這次談判開始把「台灣問題」列入籌碼?兩岸經貿、國關學者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訪問也分別指出,國際經貿談判很少涉及政治化,只會讓事件變得更複雜,除非美方要求過硬,陸方可能會提出「台灣問題」,但只是一種表態。畢竟對大陸而言「台灣問題」是紅線,不可能把核心利益,答應作為交換條件,美方會間接打「台灣牌」施壓中國,變成中美談判氛圍壓力與變數。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會談落幕,雙方於今12日發布聯合聲明,相互取消、調降以及暫時取消部分關稅,美國對中國大陸商品關稅將從145%降至30%,為期90天,中國大陸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25%降至10%,相互降稅115%。
雙方經貿高層也一致認同,本次會談有達成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性進展,接下來將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就在白宮於美國時間12日公布「美中日內瓦貿易談判聯合聲明」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之後舉行於記者會上,發出「這對統一(unification)與和平非常有利」言論,我總統府立刻滅火,指出川普發言無涉台灣,美方對台承諾依然依舊,但外界依然高度質疑,難到中美談判可能把台灣當籌碼?
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王海良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訪問指出,貿易談判本身不涉及很政治化的東西,只會把事件複雜化。除非對方提出過高要求、施加巨大壓力時,中美雙方才有大概率將台灣等問題作為間接表態手段。
「儘管在貿易談判之外,『台灣問題』備受關注,事件一碼歸一碼,好不容易中美雙方關係緩和,正在進行技術性談判的當下,『台灣問題』過於敏感和具有刺激性,確實不適合也沒必要在此時提及。」王海良進一步分析。
王海良也強調,「這並不意味著『台灣問題』不再重要或中方立場有所改變,就事論事,中美針對經貿談判也符合國際談判情勢。」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如 APEC、G20 以及聯合國等重要多邊領袖峰會期間,一些重要多邊領袖峰會,或是中美雙邊峰會,習近平與川普之間會談,這時就不是只針對貿易技術性問題,而是涉及彼此國家重大核心利益的問題。
王海良也分析,假設下半年中美貿易問題朝向持續順利方向走,雙方將聚焦於更重大的問題,如台灣問題、南海問題、朝鮮半島問題、中印邊界問題(若衝突持續未解決)、俄烏戰爭及俄羅斯武器問題,以及美國特別關注的芬太尼藥品問題等。
▲中美關稅貿易戰角力,「台灣問題」也牽扯其中。(圖/CFP)
大陸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副教授林承鐸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訪問指出,「在大陸的立場上,『台灣問題』應該是不容交換的。」
林承鐸分析,就經貿談判框架,「台灣問題」不會被當作明面上的交換籌碼,只會破壞整個談判氣氛,對中方而言這是「底線、紅線」,對美方而言也是「風險」。
「但不代表台灣牌不會被間接使用。」林承鐸也舉例,美國可能在經濟領域對台灣提出更多配合要求,例如晶片供應鏈、標示規則、技術輸出等,來側面呼應中國壓力。
林承鐸也強調,這場角力戰,中方可能會在特定談判節點,表達對美方「一中政策」實踐落差的不滿,作為談判施壓背景,這是典型的大國博弈策略,不一定寫進條文,但會放進中美談判氛圍裡。「換句話說,台灣議題不會變成桌上的籌碼,但會變成談判背後的壓力變數。」
王海良也總結,未來在中美重要領袖雙邊會談,中方肯定就「台灣問題」向美方提出訴求,美方也將作出回應,但具體回應方式尚不可知。可以肯定的是,「台灣問題」作為中美雙方的核心問題,未來在各種重要雙邊會談上,將是繞不開的重要議題,但並不會在當前的貿易談判中被過多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