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丙成中原大學宣講表示,世界變化快速,六成以上新職業尚未出現。(圖/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在全球快速變遷與產業革新的浪潮中,青年世代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與熱情?教育部「2025大學巡迴宣講」列車,16日開抵中原大學,由政務次長葉丙成以《面對茫茫的未來,如何找到自己的天命:新時代、新挑戰、新思維》為題,發表專題演說,並鼓勵青年學子勇敢擁抱變化,透過「好奇心」與自主學習能力,掌握未來成功關鍵。
葉丙成在演講中指出,世界變化快速,傳統職業逐漸消失,未來20年,「穩定」將不復存在,有六成以上的新職業目前尚未出現。但他強調:「世界變化越快,機會越多」,建議學生要具備「好奇肯學、誠信正直、察言觀色、做事牢靠」等四項特質,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世界中脫穎而出。
▲教育部「2025大學巡迴宣講」列車,開抵中原大學。(圖/中原大學提供)
他也分享,現在許多公司在徵才時,已不再以學歷為第一優先,而更看重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年代」,葉丙成鼓勵同學「別被有限的選擇困住,而無限的焦慮」。
他提出尋找「天命」三步驟:「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再連連看」。鼓勵同學透過實習、與他人攀談,建立至少40個工作資料庫,先去「認識世界」;進而透過挑戰自己做沒做過的事「認識自己」;最終,從已建立的工作資料庫,對照個人特質,找出最適合的三至五個方向「連連看」。「畢業前審閱工作資料庫,審視自己的特質,就能連出好的選擇。」他表示。
面對未來不確定的職場環境,他提醒學生,未來每三到五年便需學會一項新技能。敏銳的觀察力與「好奇心」將是未來20年最重要的成功特質。他列出六大核心關鍵能力,包括:如何找到資源、如何建立人脈、如何了解制度、如何定義關鍵問題、如何讓人留下印象、展現個人價值、如何銷售好點子。他認為,能有效呈現自己努力的過程與成果價值的能力,將是脫穎而出的關鍵。
「人生不是函數,無法微分取極值。」葉次長提醒同學,「人生沒有最佳選擇,與其想著如何一步成功,不如勇敢冒險。」他以過來人經驗分享:「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悔恨。」越早失敗,越不怕失敗,越能夠成功,他鼓勵同學趁學生時期去嘗試各種可能性,培養對失敗的耐受度。
除了鼓勵青年世代持續探索自我、擁抱變化與挑戰,葉丙成也期勉同學善用資源與機會。演講最後,他介紹教育部「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包括「築夢工場組」與「海外翱翔組」兩大方案,鼓勵學生積極善用政府資源,勇敢實現夢想、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