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Kai創始人林志鴻(左一)花了八年時間佈局全球,今年或明年計畫進軍大陸市場 。(圖/Yo-Kai Express提供)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台北國際電腦展明20日熱鬧登場,來自全世界頂尖知名科技電子大廠齊聚,包括AI自動販賣機公司Yo-Kai Express,成功開啟AI機器人煮拉麵、珍珠奶茶等餐飲,去年1月在美國全球消費性電子展(CES)嶄露頭角,連特斯拉CEO馬斯克都曾發文點讚,同時也獲得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加速器技術支援,「AI教父」黃仁勳甚至有機會去喝一杯AI機器做的珍奶。Yo-Kai創辦人林志鴻今(19)日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也暢談當初研發「AI自動販賣機」心路歷程與未來版圖,經過八年努力,未來除了佈局亞洲、歐美、南美等地,也將放眼兩岸AI大市場。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將於2025年5月20日至23日登場,今年主題是「AI Next」,聚焦智慧運算與機器人、次世代科技、未來移動等三大主題,全球AI技術革新與產業轉型將是重要關鍵,共有25個國家與地區、1400家參展商以及4800個攤位,都是來自世界頂尖科技廠牌,包括近年展露頭角台灣品牌「Yo-Kai Express」,創辦人林志鴻曾是在矽谷工作台灣工程師,如今搖身一變繼續走在AI科技最前沿。
一碗熱麵的啟發:半導體工程師到AI多元餐飲革新者
今年45歲的林志鴻擁有台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碩士學歷,之後進入日月光擔任工程師,當時負責亞洲市場,開完後累了一天已經是美國凌晨時間,肚子餓又不想吃快餐漢堡,深夜時分,上網找尋24小時營業的熱食餐廳,連一碗熱麵也吃不到,外賣十分不方便。
「就算有越南河粉開到凌晨兩、三點,可是太遠了。」林志鴻回憶說,「日本40年前就有拉麵販賣機,但是技術比較傳統,用熱水燙過麵條,微微加熱再加入醬油等配料,微波加熱,水分子不斷的摩擦,造成麵條口感比較軟爛一點,即使是一般食物處理工廠也很難克服,我就想是否可創造屬於自己一碗專屬熱湯麵。」
憑藉自己半導體業背景,林志鴻開始從原物料去調整,並且改良精密溫控技術融入食品加工,終於解決傳統加熱麵體的痛點。「當時我創業首選日本拉麵,在美國單價也比較高,我不喜歡要走低價位的產品,既然要做一個品牌就是做到最好。」
2016年起,林志鴻創辦的Yo-Kai Express以「AI拉麵自動販賣機」在美國起家,與美國最大拉麵品牌Jinya Ramen、紐約第一拉麵品牌Menya Jiro達成合作。努力耕耘8年,去年1月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全球消費性電子展(CES)參展,Yo-Kai Express被公開點名是當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科技」,成為台灣之光。
除了拉麵,林志鴻與團隊繼續開拓各種飲食系列,包括AI製作珍珠奶茶、即食燕麥片、蛋白質奶昔、湯品和咖啡、調酒等冷熱飲品。林志鴻說,「我們未來計畫做藥食同源的中葉配方,同時計劃與跟健身房合作高蛋白飲料,這些都已經準備好了,明天會在COMPUTEX會發表第三代機器。」
「同時兩年前,我們也在研發鹽酥雞、炸雞、串燒如何出現在自動販賣機,因為喝珍奶一定要配鹽酥雞,我們的想法是希望國外消費者可以很輕鬆去選擇。」林志鴻說明年也會推出炸烤型產品,無需現場油炸,也可以端出酥炸不膩的食物,「之後也考慮做生魚片和壽司,已經成功測試出來,但畢竟是生的食物,有食安考量,還在跟各國衛生局討論可能性。」
▲林志鴻研發的「AI自動販賣機」有如小叮噹口袋,由AI機器製作多元美味食物 。(圖/Yo-Kai Express提供)
「90秒搞定美味拉麵」佈局全球AI美食場景
Yo-Kai Express「AI拉麵自動販賣機」等餐飲服務,至今佈局18的國家地區,陸續進駐歐美、台灣、泰國、荷蘭、澳洲、加拿大、西班牙、杜拜、馬來西亞、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市場,從原本超過250個站點到現在是750+,快速推進全球化佈局,並且落地各國大學、醫院、機場、地鐵、高速公路服務區、購物中心等
目前覆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密西根醫學院、費城醫院、洛杉磯國際機場等世界五百強企業,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曾發文推薦,獲得超過30萬的讚推。2019年,Yo-Kai Express成功吸引軟銀(Softbank),加速挺進亞洲市場,首站落地新加坡廣受好評。
Yo-Kai Express推出核心產品「AI拉麵自動販賣機YKE Desktop」,90秒就能做出碗熱氣騰騰的拉麵,還能同時製作多份訂單,但一開始人力補貨並不能降低成本,也是亟需解決問題。
林志鴻也指出,一台「AI自動販賣機」有三大痛點,「銷售人流、銷售價錢、補貨時間與機器大小。舉例,第三代機型可以實現單機88份容量,減少人工補貨次數,但是機器體積太大,能擺放地方減少了,造成擴張困難度。」
「日本老式電梯很小很窄,我們設計第四代縮小機身,電梯都能進去,可以拓展順利快速。但是容量變小,一台機器50份產品,補貨次數增加,只要透過密集布點可以降低補貨成本。」林志鴻也舉例,「只要一台機器賺到一定成本,假設一天賣50份,三個月就可以回本。」
但他也舉例,如果販賣量很大,台北桃園機場一天賣150份,我補貨三次,人力成本並沒有太多增加,甚至不一定只擺放一台機器。」品牌核心不在於擴大機身容量,而在於透過精密技術與場景化佈局,解決現代人「隨時吃好」的需求,才能以AI餐飲為支點,撬動全球智慧零售新經濟形態。
▲「珍奶機器人販賣機」年初出現在台北西門捷運站 。(圖/記者任以芳攝)
「珍珠奶茶機器人」黃仁勳有機會喝一杯
去年CES 2024展會,Yo-Kai Express推出新型「珍珠奶茶機器人」驚艷亮相。2025年,Yo-Kai Express成功入選全球芯片巨頭NVIDIA Inception計劃,獲得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加速器技術支援。Yo-Kai Express團隊也透露,「AI教父」黃仁勳也很看好Yo-Kai 發展,也期待他有機會親自拜訪Yo-Kai攤位,喝一杯由AI機器人製作的珍珠奶茶。
目前在台灣西門町捷運站、桃園機場,也可以見到的Yo-Kai Express拉麵與珍珠奶茶AI自動販賣機。Yo-Kai Express經過多年研發改良智慧設備,機內現煮加熱的珍珠保證Q彈口感,支付結帳智能一條龍,遠程系統管理系統可實時監控設備狀態、庫存和銷售數據,提升銷售運營能力。
在美食跨界合作方面,Yo-Kai Express也全球頂級餐飲米其林品牌攜手,與日本擁有40年深厚底蘊的拉麵品牌「一風堂」、韓國第二大食品企業「圃美多」強強聯合,台灣方面合作有連續7年榮膺米其林殊榮的台灣餐廳「雙月」深度合作。
林志鴻也表示,透過IP聯名與品牌合作(如王品、雙月等),前期快速提升市場能見度,未來打造自己的品牌,朝向24小時營運需求強勁的場景(如醫院、機場、高鐵站),能夠製造雙贏需求。
▲林志鴻看準全球AI浪潮,包括大陸市場巨大,未來24小時AI餐飲服務是競爭核心之一。(圖/Yo-Kai Express提供)
搶攻24小時AI餐飲!不只台灣也進軍大陸「佈局全球」
大陸「十五五」開局將全力推進「AI+消費」,智能賽道將迎來黃金時代,預估擁有上兆市場商機。Yo-Kai Express的AI技術正好符合潮流,提早卡位佈局全球AI消費新場景,包括兩岸市場。
但是考量大陸外賣市場十分成熟,消費者依賴性高,如何吸引消費者離開「一指神功」,走下樓去選擇「AI自動販賣機」,也是一大挑戰,但林志鴻依舊認為服務與餐飲品質依舊是「王道」。
林志鴻也觀察,大陸雖外賣盛行,深夜時段仍存在「高品質」餐飲供給缺口。「舉例我想吃北京烤鴨,即使大半夜也可以有外賣,但不是知名店家,可能是某間公寓二樓雲端廚房做出來的烤鴨,口感還是差名店很多。」
外賣品質難以與實體店媲美,而「AI自動販賣機」24小時實現可填補市場空白。林志鴻也表示,一開始在大陸佈局會選擇人流密集高鐵車站、機場、醫院學校、辦公園區等場景,接下來就是決戰實現24小時銷售服務,提高能見度。
「雖然海外很多人知道『Yo-Kai』這個品牌,但初期在大陸沒有能見度以及影響力,我們要重新強化IP。」林志鴻也說,如何從外賣紅海中殺出重圍,「首先,晚只有我們能夠在晚上供應,也就是24小時全天供應,加上『Yo-Kai』經過八年佈局,餐飲質量不輸大廠牌,相信很快拉動品牌的宣傳效應。」
「大陸正推動傳統產業轉型,AI餐飲正式最好入場時機。」林志鴻以半導體業類比,強調技術鏈整合能力的重要性,未來不管在兩岸AI餐飲市場,甚至長遠來看全球AI餐飲在「消費與品質需求」並存下的市場潛力,無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