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圖/路透)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為了刺激消費,同時緩解銀行業淨息差,大陸銀行5月20日以來紛紛下調存款利率,甚至有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已接近0。不過有人憂心,如果利息接近0了還是沒人消費,是不是開始要負利息了呢?
陸媒《觀察者網》報導,繼5月20日六家大陸國有銀行及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7家銀行也在隔天跟進,下調幅度為5~25個基點。
其中,廣發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在調整後人民幣活期、整存整付定期利率均保持一致:活期存款利率為0.05%,較此前下調5個基點;定期整存整付三個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利率分別為0.7%、0.95%、1.15%、1.20%。
此次下調之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定期整存整付一年利率為0.95%,已經跌破1%大關。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7家銀行的定期整存整付一年利率仍為1.15%。
▲中國人民銀行。(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綜合當前銀行各類存款佔比,截至2025年4月末,活期存款佔比34.5%,將帶動整體存款利率下調0.11~0.13個百分點左右,基本能夠覆蓋本次LPR報價下調帶動各類貸款利率下行對銀行資產端收益的影響,穩定銀行淨息差。
王青指出,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43%,較上季下行0.09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低,且已明顯低於1.8%的警戒水準。本次LPR報價下調帶動銀行存款利率同步下調,在加大銀行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同時,有助於保持銀行體系自身經營的穩健性。
對於活存利率持續下降,大陸網友一片哀號,「接下來就是要收管理費了吧」、「如果接近0了還是沒人取錢消費的話,是不是要負利息呢?」、「說明銀行系統盈利依然非常依賴利差」。
還有人批評,「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貨幣寬鬆政策已經沒甚用了,不能產生有效投資」、「既無法提高工資收入,也不能提高存款理財收入,股票房產不虧就不錯了,你憑什麼指望老百姓還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消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