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美國之行比預期中收穫更多,且已掌握美方的立場與訴求。(圖/記者屠惠剛攝,下同)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美國與全球多國的關稅協商持續進行中,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日訪問美國,他表示此行成果顯著,對美方需求已有深入了解。他強調,國人無須擔憂,本次談判有機會促成對台灣有利的結果,更有信心爭取到更具優勢的關稅安排,「對美國來說,台灣應該是可以放心的國家」。
郭智輝5月赴美參與在華府舉辦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與美國商務部探討深化台美供應鏈合作。他隨後轉往德州,拓展與當地的經貿與投資聯繫。
在接受《數字台灣》節目主持人謝金河專訪時,郭智輝提到,本次美國之行比預期中收穫更多,雖然詳細內容尚未公開,因談判尚未定案,還沒有辦法告訴大家,但他已掌握美方的立場與訴求,請國人放心。
他進一步分析,美國擅長創新與研發,但實際的產品開發與製造部分不熟悉,常依賴亞裔與非美籍人員;而台灣則具備從設計到量產的完整實力,特別是在供應鏈方面,對於美國再工業化的目標具有關鍵意義。他認為,只有台灣與日本才能成為美國推動本土製造業的最佳夥伴。
郭智輝也指出,儘管台灣目前面臨關稅障礙的挑戰,但他對90天關稅緩衝期結束後的協商前景充滿信心,有把握獲得比較好的關稅待遇。不過,他也提醒,電價對製造業的壓力不容忽視。
談到國內能源議題,他呼籲支持政府補助台電的政策,指出產業界普遍認為與其一次性發放1萬元現金,更重要的是穩定電價,因為電費是每月的負擔。
關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再度掀起AI熱潮,郭智輝透露,政府正推動AI新十大建設,經濟部將輔導業者升級技術,培育人才。他表示,目前台灣在全球AI應用名列第21,目標年底超越日本、明年趕上第6名的南韓,力拚2027年躍升至全球第3,與新加坡並駕齊驅。目前評比前2名分別為美國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