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別「一起床就吃」!醫師曝進食黃金時段

▲▼「每天吃早餐」有助提升專注力             。(圖/Unsplash)

▲醫師李思賢提醒,不要一早起床就馬上進食,等到身體稍微穩定後再吃,能保留燃脂時間,也能控制體脂與血糖。(示意圖/免費圖庫Unsplash)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許多人擔心吃碳水會發胖,但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指出,真正關鍵不在於吃多少,而是「什麼時間吃」。碳水攝取若選對時間與來源,不僅不易轉化為脂肪,還能提供能量、穩定血糖甚至幫助入眠。吃錯時機則可能導致血糖劇烈波動與脂肪囤積,了解時機與身體狀態,是碳水攝取的致勝關鍵。

清晨醒來時胰島素處於低點,身體正值自然脂肪燃燒階段,加上「黎明現象」會引發暫時性高血糖,若立刻攝取碳水恐放大血糖波動。李思賢建議,早餐稍晚進食,等身體節奏穩定後再吃,既可保留燃脂時間,也有助控制體脂與血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思賢說,人體的胰島素敏感度在中午達高峰,這時攝取碳水可有效轉化為能量而非脂肪,相較晚間攝取更有利血糖穩定與控制體重。若早上有運動或活動量大,碳水更易被肌肉利用、反之若久坐少動,建議早餐以蛋白質與健康脂肪為主,減少碳水攝取。

▼人體的胰島素敏感度在中午達到高峰,攝取碳水能有效轉化為能量而非脂肪。(示意圖/免費圖庫Unsplash)

▲減肥,用餐,進食,聚會,蔬菜,早午餐,吃飯。(圖/unsplash)

晚間碳水攝取若適量且提早完成,反而能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生成,有助放鬆與入睡。李思賢建議,可選擇低升糖的食物如半顆地瓜或一小份南瓜,並於傍晚5點半至6點前吃完,避免成為宵夜習慣,以免影響代謝與睡眠品質。

傳統觀念認為運動後應馬上補充碳水,但李思賢提醒,運動結束後其實是脂肪燃燒效率最高的時段,若立即進食反而會中斷這段黃金時間,也可能削弱運動對胰島素敏感度的改善。建議延後至少30分鐘進食,讓身體自然完成脂肪氧化。

李思賢提醒,碳水並非絕對敵人,關鍵是掌握食用時間與個人體質差異。可透過血糖與酮體檢測,觀察不同時段的反應,調整飲食方式。搭配運動與選擇天然未精製碳水如糙米、芋頭,碳水也能成為穩定能量與促進健康的重要營養來源。

07/04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611 2 660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文心路大淹水】豪雨炸台中!馬路變河流

【文心路大淹水】豪雨炸台中!馬路變河流

【海灘驚魂】泳客被浪浪攻擊耳朵碎裂!惡犬終落網

【海灘驚魂】泳客被浪浪攻擊耳朵碎裂!惡犬終落網

【轟雷巨響】大雨狂炸台中!網清楚拍下落雷軌跡

【轟雷巨響】大雨狂炸台中!網清楚拍下落雷軌跡

王嘉爾曝曾慘遭朋友背叛 借出「40%收入」對方人間蒸發

王嘉爾曝曾慘遭朋友背叛 借出「40%收入」對方人間蒸發

【最美的風景】騎士見抗癌玉蘭花伯秒掏錢買花!兩人互動溫暖全場

【最美的風景】騎士見抗癌玉蘭花伯秒掏錢買花!兩人互動溫暖全場

熱門新聞 生活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