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賴清德縫合國家撕裂傷口迫在眉睫 第五縱隊作用隱隱發酵

▲▼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圖/總統府提供)

文/記者陶本和

中共解放軍有一支部隊,沒有飛機大砲,他們任務是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我們常聽到的「認知作戰」,就是他們的專長,這支真實存在的部隊正是位於福州的「311基地」。他們的任務目標很明顯,就是在解放軍正式攻台前,先從台灣內部瓦解民心與軍心。

前陣子,台劇「零日攻擊Zero day」前導片播出後,引起國民黨等在野人士的質疑,認為是在暗指在野黨就是第五縱隊;接著,港媒指控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的父親與大陸做生意後,國民黨也直接質疑沈家是第五縱隊高風險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到底什麼是「第五縱隊」?這個名詞的出現,是在1936年,西班牙內戰時,叛軍法西斯將領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 Bahamonde)旗下派遣4個縱隊進攻首都馬德里。當時,佛朗哥對外表示,他們已經有4個縱隊包圍了馬德里,而第5縱隊已經潛伏在馬德里城內。

這時候,馬德里城內開始互相猜忌,互相質疑對方就是第五縱隊,西班牙共和政府甚至認為,監獄裡的上千名政治犯就是第五縱隊,連夜將他們處決。在佛朗哥的部隊還沒真正開始攻城時,馬德里內部已經亂成了一團。

筆者認為,第五縱隊嚴格說起來,不一定指的是「某人」、「某個群體」或是「某個政黨」。在台灣來說,第五縱隊不一定是來自中共的共諜或內應,而是一種「社會氛圍」、一種「效應的發酵」。不覺得現在的台灣社會,互相猜疑是共諜、互貼標籤,已經有這類的氛圍了嗎?

進一步言,在野黨與其支持者攻擊執政黨,在民主社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而執政黨的支持者,貼在野黨親中標籤,也算是合理的反射動作,但是搞不好,兩邊都不是第五縱隊,而是中共從中做哏,刻意製造出朝野互相猜疑是第五縱隊的氛圍,就像1936年的馬德里。

中共目的很明顯,就是要讓台灣朝野殺紅眼,對立不斷激化,在任何議題上,永遠都沒有辦法達成共識。這正如過去一年來的台灣,在立法院裡一事無成。

▼國民黨議員凌濤召開名為「重磅揭露沈伯洋父中國經商資料,第五縱隊就在自家戶口名簿裡?」的記者會。(資料照/記者鄭佩玟攝)

▲▼國民黨議員凌濤召開「重磅揭露沈伯洋父中國經商資料,第五縱隊就在自家戶口名簿裡?」記者會。(圖/記者鄭佩玟攝)

或許,有部分人會說,台灣自民主化以來,藍綠惡鬥已是政治日常,在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時期,一樣是朝小野大,台灣一路吵吵鬧鬧,還不是走到今天,台灣也沒有被中共併吞啊。

事實上,這類無關緊要的心態,也是中共希望看到的。回顧1940年,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突破知名的「馬奇諾防線」(Maginot Line)進入法國,短短39天巴黎全境就陷落。

在被攻陷前的法國,除了政經情勢之外,在思想文化層面,民主與法西斯主義等意識形態,在社會內部激烈議論,左派與右派陷入惡鬥;而在法國的媒體上,不論是報紙或雜誌,不乏親俄、親德的媒體,就各種政治立場進行爭論,甚至有所謂的「認知操作」。

在認知操作的議題上,包括德國大力宣揚「閃電戰」(Lightning War)的戰果,法國媒體與社會中,出現大量「德軍很強大,法國抵擋不住」的論述,還有「英國不會幫忙」、「法國會被放棄」的敘事。

這些敘事內容,在法國的媒體、地方組織大量傳散,這讓法國社會開始出現「和平主義」的主張,政府內也有很多人主張「跟德國好好談和平」。因此,當德軍開始進攻時,法國從軍心到民心都已非常低落,連組織起像樣的防禦攻勢都難了。

上述法國二戰的社會氛圍與認知敘事,不知道有沒有覺得似曾相似?對照現在的台灣內部,統獨意識形態互相爭鬥,朝野互相猜疑,媒體、KOL與社會各種評論,傳散美國不會幫忙、美國會拋棄台灣的「棄台論」;還有解放軍非常強大,3天可拿下台灣,首戰即終戰、台灣軍隊不堪一擊的「疑軍論」;當然,台灣社會也就出現和平主義者,主張跟大陸談和,簽訂和平協議。

▼總統賴清德出席團結台灣十講第一講。(圖/記者李毓康攝)

▲ 總統賴清德出席團結台灣十講第一講。(圖/記者李毓康攝)

看到這裡,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好像中共在台灣內部的輿論戰、心理戰操作,已經非常成功了,而且第五縱隊的作用與氛圍,也隱隱在台灣政壇發酵。

事實上,總統賴清德近期發表「團結國家十講」,說不是為了「大罷免」內行人都知是騙人的,但也不可否認的是,中共下半年進入統戰操作的高峰期,且以「3個80年」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聯合國成立80周年、台灣光復80周年為敘事主軸,這絕對是賴清德身為國家領導人要因應的當務之急。

姑且不論賴清德前幾場演講的瑕疵與技術性問題,乃至於後來在社會上的反應,至少他的初衷是「團結」;而回顧他過去一年來的手法,正是當年中共在大陸打敗國民黨的方式。

中共當年打敗蔣介石,可歸納成「劃分敵我」、「擱置歧見」。首先,「劃分敵我」的部分,就是把可以打擊蔣介石的群體都納為戰友,大家一起面對共同敵人蔣介石。而賴清德在過去一年中,兩岸論述從模糊走向清晰,在宣布「賴17條」後,直接定義中共為「境外敵對勢力」;近來,他在演說中也點出「中華民國派反共,台灣派護台,不反共的不是真正的中華民國派,不護台的不是真的台灣派」。

至於「擱置歧見」的部分。中共當年面對蔣介石,暫時放下意識形態、民族問題、宗教主張、階級與土地議題的歧見;而賴清德,這位昔日的「台獨務實工作者」、「台獨金孫」,現在把「中華民國」掛在嘴邊,甚至在台派的造勢場合中,「中華民國國旗」與「台獨旗幟」同框,這在多年民進黨史上是前所未見的,這無疑也是擱置內部歧見,讓中華民國派、台灣派共同意識到危機,大家一致對外,共同守護這塊土地與民主體制。

總體來看,中共對台認知操作的意圖,他們是要在台灣社會擴大「台灣沒救了」、「美國人不可靠」、「痛恨民進黨」、「藍白親共」的潛台詞,讓台灣人互貼標籤、互相撕裂傷痕。

因此,賴清德身為國家領導人,「團結國家」的反制作為是他必要的責任,而且縫合傷口的工作非常急切,但「團結十講」的效果到底如何,後續六講怎麼發揮,這還仰賴他自己跟團隊的政治智慧,當然也還有廣大台灣人民的集體認知與危機意識。

07/05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68 2 2994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夏于喬頒獎給老公 看到名字一秒爆哭

夏于喬頒獎給老公 看到名字一秒爆哭

【「下巴」掉了!】警車迴轉擊落機車! 疑視線遮蔽...騎士雷殘受傷

【「下巴」掉了!】警車迴轉擊落機車! 疑視線遮蔽...騎士雷殘受傷

「泰版梁朝偉」萬洛奪北影影帝 急找翻譯...就站在他旁邊XD

「泰版梁朝偉」萬洛奪北影影帝 急找翻譯...就站在他旁邊XD

【分開就破防】一聽要回嬰兒室...寶寶秒變臉嚇出小皺紋

【分開就破防】一聽要回嬰兒室...寶寶秒變臉嚇出小皺紋

遇到前男友會心軟嗎?絕對不會。

遇到前男友會心軟嗎?絕對不會。

熱門新聞 政治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