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士多管火箭彈連將參與漢光41號實兵演練。(資料照/記者許權毅攝)
記者蘇晏男/台北報導
「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今(9日)至18日登場,按規劃進行實兵、實地、實時、實裝及「不劇透」的實戰化演練。本次演練除新增灰色地帶應處演練外,上週甫成軍的海馬士(HIMARS)多管火箭彈連也將參與;另外,這次漢光動員約2.2萬名後備軍人,其中陸軍步兵206旅更是「全旅動員」。
漢光實兵演練過往多為期5天4夜,今年則改為10天9夜,被外界稱為「史上最長」。國防部表示,此次演習想定規劃自灰色地帶襲擾起,區分「平戰轉換及備戰部署」、「聯合反登陸」、「濱海暨灘岸戰鬥」、「縱深防禦」、「持久作戰」等作戰階段;其中在持久作戰方面,將進行「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演練關鍵基礎設施防護、防空疏散避難、戰災搶救、戰傷救護及災民收容等重要課目,提升整體社會防衛韌性。
有關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國防部說明,時間訂於7月15日至18日採「分區異時」方式,依中部、南部、北部、東部及外(離)島地區的順序實施演練;各地區於演習當日下午1時半至下午2時(東部及外、離島於上午10時至10時半)實施警報發放、疏散避難及交通管制;防空警報解除後,接續由地方政府及參演的民防團隊實施「救濟站」、「急救站」及災害救援等演練
針對漢光41號實兵演練的演練重點,國防部指出,奠基於漢光40號演習實兵演練所獲經驗,除持續檢視去中心化運作、整體後勤支援、連續及聯動原則、交戰規則等項,並強化下列重點課題演練:「臨機快速決策程序」、「強化聯合行動同步效能」、「建構分散備援韌性」、「模擬實戰場景演練」、「提升動員戰力恢復效能」、「軍民整合協調運作」、「軍事行動授權機制」、「法律支援軍事行動」。
在提升動員戰力恢復效能部分,國防部說,今年「同心35號」演習結合實兵演練期程,各編實、擴編動員部隊均實施14日教育召集,日期為7月5日至18日,並區分守備及後備等類型動員部隊,務實檢測後備戰力恢復時長,其中將以步兵206旅為主體,驗證旅級部隊動員效能。
至於漢光實兵演練時程規劃上,軍方指出,7月9日至12日,在敵軍可能行動方面,設定中高強度灰色地帶襲擾,以及針對性軍演,建立反介入、區域拒止態勢,而國軍要進行應處作為,包括立即戰備操演、提升加強戒備、戰略溝通,以及資訊防護;同時在部署部分,也要開始實施動員、阻絕與雷區設置、物資分散囤儲,還有重要目標防護等。
接著,7月13日,敵方進行聯合火力打擊,主要攻擊關鍵基礎設施、癱瘓指管運作,以及開始執行登陸作戰,針對機場、港口、灘頭等要域進行打擊。在我方作為上,則是執行聯合反登陸,包括電磁頻譜作戰、空中與飛彈防護、遠距精準打擊,以及海空兵力海上聯合打擊。
而7月14日至18日,敵方則開始在島上作戰,兩棲船團前往預定的海灘登陸,並建立灘頭堡,持續攻擊港口、機場,以及持續擴大作戰縱深。在國軍因應上,則是濱海灘岸戰鬥,進行濱海打擊、反空機降作戰,還有縱深防禦的持久作戰,強化軍民整合作為。
值得關注的是,海馬士多管火箭彈連成軍將首度參與漢光實兵演練;同時,軍方也會檢視陸射劍二、拖式2B飛彈與各型無人機等新式裝備作戰運用實際作為。另外,台灣對美採購、號稱「地表最強戰車」的M1A2T戰車,軍方規劃10日在新竹坑子口訓場實施120公厘戰車砲實彈射擊,不過並未實際投入漢光演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