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與正在華府進行台美關稅談判的團隊進行視訊會議。(圖/總統府提供)
文/記者陶本和
過去這段時間,世界各國政府高層的生活模式可能大同小異,大家都在等美國總統川普發出對等關稅的通知信。台灣也不例外,倒是值得玩味的是,總統府公布兩張照片,不僅揭露談判團隊、國安團隊成員,除了沒有經濟首長外,更罕見揭露國安局長蔡明彥也現身美國華府。這某程度上凸顯了一件事,就是「中共對台威脅,等同對美核心利益的威脅」,軍事安全議題的合作、國內政治紛擾,不排除也成了台灣的談判籌碼。
總統府日前釋出一則訊息,總統賴清德在深夜,率領國安團隊與正在美國華府的談判團隊,進行約50分鐘的視訊會議。而且公佈兩張照片,高調揭露國安高層成員,以及談判團隊的要角。
在台灣這端,參與會議的成員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國安會諮委傅棟成、黃重諺、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等人;至於華府端,則有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國安局長蔡明彥、駐美代表俞大㵢。
外界勢必注意到,明明是攸關台美對等關稅談判,但參與會議的成員,竟然沒有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經濟部長郭智輝等人,而且台美農產品談判,也事關農業部長陳駿季的業務範疇,但他一樣不在這場會議中。
這似乎說明了幾個可能:第一,郭智輝、劉鏡清、陳駿季等人,並非在國家安全層級的決策核心中;第二個可能則是,台美對等關稅談判,台灣拿出的部分關鍵籌碼,可能超出談判各項目的範疇,或許能從總統府公開國安局長蔡明彥現身華府的舉措,可推敲出端倪。
首先,「國安局長」是俗稱的台灣情報頭子,蔡明彥公開現身在美國華府,這應該是過去好幾年來,台美官方互動史上,極為罕見的動作,甚至可以被視為一種台美互動的突破。
再者,從蔡明彥的專業背景來分析,他是軍事戰略學者出身,長期擔任國防部《國防報告書》諮詢委員,也曾任海基會顧問、陸委會諮委,在蔡英文執政時期,擔任國安會副秘書長、駐歐盟兼比利時代表、外交部次長,以及出任國安局長至今。
蔡明彥熟稔中國大陸軍事、對美政策、亞太安全議題,以及外交領域,在他擔任公職的期間,長期參與台日、台美的安全對話。
從上述蔡明彥的身份、專長與背景來看,這次總統府罕見且高調公佈台灣情報頭子,現身在美國首都,而且是美國政治核心圈的華府。這似乎可說明,台灣在對美關稅談判上,有意表達出「中共對台的威脅,等同於對美國核心利益的威脅」;換言之,「台灣安全」或「台灣內部政局穩定」,不排除是這次關稅談判的籌碼。
更直白地說,台灣對美關稅的談判內容,很可能不是只有在各項目、各商品、各農產品上逐一討論稅率,而是摻和了更多「軍事安全」與「政治議題」。首先,在「軍事議題」上,賴清德先前在面對對等關稅時,就已經表達「國防部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的立場。
▼總統賴清德與正在華府進行台美關稅談判的團隊進行視訊會議。(圖/總統府提供)
至於「政治議題」,攸關台灣內部政局的穩定。回顧過去一年的立法院,藍白聯手凍刪國防預算,就讓美方極為忌憚,美國聯邦參議員蘇利文公開點名國民黨是在玩「危險遊戲」;而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在「美國獨立紀念日249週年慶祝酒會」上表示,台灣的國防支出在美國獲得跨黨派的支持,他也希望台灣各政黨也會為維護和平投入必要資源。
上述不論是直接點名國民黨在玩「危險遊戲」,或是公開向台灣在野黨喊話,提醒台灣在美國是獲得跨黨派的支持,某程度也是在暗示美國在台灣,似乎沒有同等的獲得跨黨派支持。這在外交語言上,應該都是很嚴重的。
另外,世界主要民主國家近年來,都在積極強化自身「全社會防衛韌性」,甚至也高度關注台灣建構社會韌性的進度,日本、澳洲、加拿大、美國等夥伴都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與台灣一起著手強化;甚至是遠在歐洲的芬蘭,也樂於跟台灣分享經驗。
但是,回顧過去這一年來,主責推廣全民防衛議題、讓人民具備民防基本知識與技能的黑熊學院,被在野黨輪番圍剿。值得注意的是,國安單位也揭露,中共有協同台灣特定人士、媒體,聯手攻擊民進黨立委、黑熊學院創辦人沈伯洋,攻擊脈絡以香港媒體為源頭,到大陸台辦、特定媒體,再到在野黨的公開記者會,是有節奏地對沈伯洋、黑熊學院進行攻擊。
不過不要忘記,AIT是有公開承認贊助黑熊學院的。當時AIT表示,提供贊助給廣泛社會團體組織以及非營利組織,包括黑熊學院,是為強調共享價值與促進美台合作。
因此,台灣內部的政治紛擾,當然直接攸關中共的對台威脅,尤其適逢「全台大罷免」,大陸國台辦已經明確表態「反對大罷免」,而根據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研究發現,近期中共官媒認知操作的力道已明顯提升。
直白地說,美國對台關稅的稅率高低,絕對攸關人民對台美關係、執政黨的信任度,以及中共操作的「疑美論」是否被擴大渲染。所以,當台灣內部政治紛擾,成為中共對台的威脅時,是否也代表了是對美國核心利益的威脅?談判的籌碼會不會跟大罷免連動?談判過程中,是否借幾顆藍委的人頭一用?應該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