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和美PU皮件廠涉嫌逃漏空汙費,檢警前往搜查。(圖/環保局提供,以下同)
記者唐詠絮/彰化報導
彰化縣環保局聯手檢警破獲轄內首宗企業大規模逃漏空污費案!和美鎮一間從事PU合成皮製造廠,長期短報原物料用量,5年來涉嫌逃漏空氣污染防制費。經環保局運用智慧稽查系統比對,會同彰化地檢署、保七總隊發動搜索,當場查獲造假事證。全案經法院判決,負責人獲緩刑,但公司須補繳高達4,000萬元空污費,創下彰化環保犯罪追繳金額首案。
環保局表示,本案緣起於2023年4月,環境部中區環境管理中心透過「智能比對系統」發現異常,通報彰化縣環保局。經比對嘉○公司申報的原物料使用量與同業數據落差懸殊,立即啟動檢警環聯合稽查。
保七總隊第三大隊會同環保局突擊搜索時,當場查扣公司真實的進銷項發票等會計憑證,發現業者長期蓄意短報製程所需的二甲基甲醯胺(DMF)等化學原料用量,藉此低報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規避空污費繳納義務。
彰化縣環保局指出,經追查發現嘉○公司自107年起連續5年短報原物料,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第75條規定,除追繳5年空污費差額,更以2倍排放量計算罰鍰,合計重罰4,000萬元。更誇張的是,稽查人員當場發現該公司未依許可證規定定期更換活性碳,導致廢氣處理效率低落。環保局依同法第24條再開罰10萬元,並勒令限期改善。
彰化地檢署偵辦後,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申報不實及《刑法》詐欺得利罪起訴公司負責人。彰化地院審理後判處緩刑,上訴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於今年5月29日判決確定,業者須全額補繳4,000萬元空污費。
彰化縣環保局呼籲企業應誠實申繳空污費,倘經查獲有虛報、逃漏者,將依法追繳並移送司法機關偵辦。切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終將貪小失大。亦強調已於轄內26個行政區布建500台空品感測器24小時全天候監測空氣品質數據,再同步搭配AI智能影像判煙系統及無人空拍機等科技監控工具,呼籲事業應確實操作空氣污染防制設備,做好空氣污染防制工作,共同守護本縣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