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還記得曾長相酷似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而爆紅的江西男童范小勤嗎?十年前一度被譽為「小馬雲」,一度多次受邀出席活動,進入「明星學校」就讀,甚至被視為「潛力股」培養。如今十年過去,這位曾被光環籠罩的孩童重回農村生活,父親范家發近期接受媒體訪問,說了一句「我們一家是叫花子網紅」,說出這幾年命運的無情與流量熱潮的殘酷。
綜合陸媒報導,2015年一張在網上瘋傳的照片,讓年僅7歲的范小勤意外走紅。照片中的他笑容稚氣,卻又酷似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迅速吸引媒體和網民的目光。
▲ 范小勤被資本包裝成「小馬雲」,冷血收割他的童年 。(圖/翻攝 百度)
敏銳的商業嗅覺隨即而至。一家經紀公司找上門,把這個農村孩子包裝成「小馬總」、「阿里太子爺」「小馬雲」,為他換上西裝、戴上領結,走上各種商演舞台與綜藝節目。他的出場被精心設計,站在豪車旁、背後是醒目的品牌招牌,觀眾報以笑聲與掌聲。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手勢,都成了流量密碼。
那時的范小勤不過八歲,還不懂什麼是「IP價值」。他的父親范家發回憶,當時經紀公司遞來合約,他甚至連「經紀公司」這四個字都沒看清。
這場看似成功的商業運作背後,並沒有真正給這個家庭帶來根本性的改變。范小勤的學習被嚴重忽視,儘管被送進特殊學校,實際學習內容卻形同虛設,更多時候只是老師陪著拍照、打卡。「那不是讀書,是走流程。」一位知情人士說。
隨著年齡增長,范小勤的發育異常逐漸顯現。他的身高停滯不前,語言和邏輯能力也明顯落後,連基礎的加減法都無法完成。他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始終停留在兒童階段。而他身上出現的可疑針眼痕跡,更引發外界對他曾遭過度操弄的質疑。
他的家庭也被流量捲入,殘疾的父親、智力低下的母親、居住的是他人捐建的房屋,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直播打賞與偶爾的紅包。2021年,范小勤被鑑定為智力二級殘疾,經紀公司以「無法配合演出」為由,與之解約,他回到了最初的鄉村。
遠房表哥黃新龍以「幫扶」為名,帶著他拍攝短影音、在縣城經營大鍋菜餐館,招牌上打著「小馬雲同款菜」的字眼。每到週末,餐館門口擠滿遊客,手機、相機閃個不停。有人讓他跳舞、合照、說台詞,他便重複那句早被安排好的「我要掙錢娶媳婦」。
▲ 「小馬雲」網路圍觀、資本收割,十年過去幾乎一無所有 。(圖/翻攝 百度)
諷刺的是,有記者採訪時問,「你知道帳戶有多少錢嗎?」范小勤想了想,小聲說,「我不知道怎麼數。」
范小勤的父親曾無奈地說,「我們一家是叫花子網紅,根本沒賺到錢。」這不是一句自嘲,而是對社會觀感最痛的諷刺。
網路流量紅利被層層盤剝,表哥開豪車住別墅,而范小勤的銀行卡裡僅剩零星餘額。更諷刺的是,他仍被鑒定為「智力二級殘疾」,認知能力停留在兒童階段,連基礎算術都難以完成。
不少大陸評論稱,范小勤事件暴露的不僅是監管缺失,更是價值體系的潰敗。兒童網紅權益保護形同虛設,智力殘疾少年淪為直播工具,《未成年人保護法》在流量面前不過是擺飾,難以做到保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