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政府於114年6月26日舉行捷運藍線開工典禮,力求早日開工、早日完工通車,符合市民期待。(圖/台中市政府)
圖、文/台中市政府提供
在市民引頸期盼下,台中捷運藍線工程已於日前正式啟動,宣告這項總經費高達約新台幣1,615億元、預計2034年完工的台中市歷年最大規模交通建設,正式邁入新里程碑。藍線的啟動,不僅將大幅提升台中交通便利性,更與現有綠線交會,形成台中都會區的「黃金十字」捷運網絡,為大台中擘劃嶄新的交通藍圖。
中捷「七線齊發」勾勒都會交通新願景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中部地區的捷運發展仍有巨大潛力,若沿襲過往逐條開發模式將過於緩慢。因此,市府正積極推動捷運「七線齊發」計畫,捷運工程局與交通局均已啟動相關作業程序,盼中央能儘速核定各條路線,並期盼立法院與中央部會持續給予支持,共同協助台中早日實現完整的捷運藍圖。這項宏大的規劃,預示著未來台中將迎來更為密集且便捷的軌道運輸系統,全面提升城市移動效率與生活品質。
藍線工程串聯主要生活圈 打造永續發展基石
台中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長蘇瑞文說明,捷運藍線全長24.78公里,西起台中港、東至東區新建國市場,橫貫8個行政區、53個里,並設有20座車站。整條路線涵蓋多處商圈、學校、醫療院所、文化設施與轉運樞紐,將有效連結城市主要生活圈,提升通勤效率並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工程全線包含高架與地下段,並結合多項創新設計與高規格工法。其中,濱海段高架站體特別採高抗風、抗鹽害設計,鋼構件施以熱浸鍍鋅防鏽處理,並加厚結構體保護層,以確保耐久性與安全性。地下段自B09站起則採潛盾機土壓平衡工法,旨在降低施工對地面交通與周遭生活環境的影響。
▲台中捷運藍線全線共設20個車站,沿途經過各大醫院、學校、觀光景點、政經中心,並與捷運綠線交會形成「黃金十字」網絡。(圖/台中市政府)
此外,藍線亦高度重視捷運轉乘系統整合與旅客動線優化。例如,B14站將與綠線市政府站採「站內轉乘」模式,讓旅客能於付費區內無縫轉乘;B19站則與台鐵台中站、大台中轉運中心連通,捷運出口直接轉乘各大交通設施,進一步提升轉乘便利性與整體運輸效率。工程完工後,將有助於降低私人運具依賴,減少碳排放,是台中邁向節能減碳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
▲台中捷運藍線將成為市民通勤與城市發展的強力引擎,與綠線雙軌並進,串聯山、海、屯核心發展軸線,打造一個更美好、更宜居的台中。(圖/台中市政府)
捷運藍線為台中第二條捷運與台鐵山線、海線車站交互搭配,增加轉乘便利性,也因此建構城市基本軌道路網,藉此讓民眾養成搭乘綠色運具習慣,更可紓解台灣大道長久以來的塞車問題透過與鐵路、捷運綠線、公車的整合運用,提升整體公共運輸的方便性,營造市民優質生活及交通環境。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