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張乃文攝)
記者鄺郁庭/綜合報導
去歐洲旅遊,很多人必去瑞士打卡,也越來越多台灣人去旅行。就有網友表示,常看到去瑞士旅遊的台灣人不是帶泡麵,就是跑去超市買烤雞、麵包,但明明就不怎麼好吃。他不解,既然都願意花大錢坐火車、搭纜車上少女峰,為什麼在吃飯「完全不肯花錢」?忍不住感嘆,「這樣不是很可憐?」話題引發討論。
原PO在PTT的Gossiping板問卦「台灣人去瑞士都不敢上餐廳?」覺得很多台灣人去瑞士都帶泡麵,不然就去超市買烤雞、麵包,忍不住納悶,「說真的,那真的很難吃,而且都願意花大錢坐火車搭纜車上少女峰惹,怎麼遇到吃的就不願意花錢上餐廳吃飯?」甚至連連鎖速食店也被嫌貴、吃不起。
留言區反應兩極,不少人直呼,「真的很貴很難吃,一餐三四十法郎很常見(約台幣1119~1492元),甚至六七十法郎一餐也是很多(約台幣2238~2611元),難吃、吃不飽」、「真的太貴了」、「瑞士連一套麥當勞都500多(台幣)…」、「不值得吧,上山值得啊!有錢也不代表亂花吧」、「花大錢也不見得好吃」、「全世界物價最高的地方,有錢可以用在觀光或買紀念品,吃掉幹嘛?瑞士的料理又不是賣點。」
也有網友表示,「吃只佔了旅遊體驗的一部分,你管太多」、「每個人價值觀不同,錢就是花在喜歡的事物而已」、「很多歐美人士都是重風景體驗,也不是為了吃」、「瑞士真的很貴呀!還不如利用晚上時間跨邊境去法國或者義大利吃米其林,平均一個人1、2000(台幣),就能吃到巨好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