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飛虎隊最後一位成員朱安琪,安厝於碧潭空軍公墓。(圖/翻攝自美國在台協會臉書)
軍武中心/台北報導
高齡103歲的美國華僑朱安琪,是二戰時飛虎隊的最後一位成員,今年在美國去世後,家屬依照遺願,將骨灰安攜回台灣,安厝於碧潭空軍公墓。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昨天也特別出席安奉儀式,「能與眾人一同緬懷朱上尉非凡的貢獻,並反思他所代表的價值,我們深感榮幸。」
朱安琪在抗戰時回到祖國加入空軍,並且成為第四大隊的一員,今年在美國舊金山去世,享受102歲。家屬依照遺願,將他骨灰帶回台灣。昨天上午,朱安琪靈柩由家屬扶靈護送至空軍碧潭公墓,並於祭堂舉行安奉儀式,司儀引領進行獻花、行禮與封龕等儀程,氣氛莊嚴肅穆。儀式完成後,靈位移入忠靈塔安奉,象徵空軍英靈長眠於忠烈之地,永垂不朽。
出席朱安琪安奉儀式的谷立言在臉書表示,「我昨天懷著莊嚴的心情出席了傳奇飛虎隊最後一位成員朱上尉(John Sun Chu) 的告別式」,儀式莊嚴而感人,「我們向這位勇敢奉獻、改寫歷史的英雄致上最高敬意。能與眾人一同緬懷朱上尉非凡的貢獻,並反思他所代表的價值,我們深感榮幸。」
谷立言表示,本月稍早,他也有機會造訪花蓮的飛虎隊紀念館,進一步了解這支隊伍的英勇事蹟與戰友情誼,這座紀念館保留了美台共同捍衛自由的歷史記憶,也讓他更加體悟雙方情誼的長久與深厚。
谷立言表示,「朱上尉的一生以及飛虎隊的精神」將持續啟發未來世代,同時也「再次提醒我們,那些為自由奮戰的人所做出的犧牲,以及守護這些故事的重要性。」
朱安琪家屬這次來台,也捐贈捐贈其生前珍藏之照片、筆記、徽章與文獻資料等,內容豐富,意義深遠。空軍司令部代表接受捐贈,並頒發感謝狀,感佩其無私奉獻,使承載歷史記憶的重要文物得以典藏於空軍司令部部史館,做為全民國防教育與歷史傳承的重要資產。
根據國防部網站介紹,朱安琪當時年僅16歲時,在父親朱忠存的鼓勵下,響應國父孫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國」大業,前往華僑出資的「中華航空學校」學習飛行,民國28年完成飛行訓練及獲得高中文憑業畢後,朱安琪拿著當地華僑集資購得的畢程機票,從舊金山搭機飛往香港,與其他同學們會合,奔赴昆明的空軍官校,加入第11期。
朱安琪順利結訓後,被安排到位於蘭州的無名大隊(二十九中隊)駕駛俄製I-16戰鬥機,日後調至空軍第四大隊第三十二中隊。抗戰勝利後,他於民國35年駕駛L-5輕型小飛機,從瀋陽救出當時還是少尉飛行員的陳燊齡(空軍第十三任上將參謀總長),同年,在一次支援任務中,座機遭火砲擊中迫降,被共軍所擄。共軍得知他美國華僑的出身分後,積極遊說朱安琪加入共產黨,但沒有成功;於此同時,朱安琪的妹妹來華營救,終於在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奔走下而獲釋。
由於朱安琪的父親曾經訓告「永不參加內戰,而今抵抗外侮的命說已達成,且獲釋後的朱安琪被調整為附員,在空軍已無發展機會,朱安琪於是萌生退意;然而當時度不允許辦理退役,最後以折衷方式,以留職停薪方式,帶著妻兒返回美國,也因此,他常自稱是「永遠的中華民國空軍上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