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控制很重要。(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現代人生活忙碌緊湊,外食機會多要注意,一名網友表示,今年25歲,身高體重正常,平常也不太愛吃甜食,沒想到收到健檢報告後超震驚,醫生告知「已經糖尿病前期了」,他開始回顧每天的飲食內容,發現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菜量偏少,且很少運動,決定從現在開始改變飲食習慣。
男網友在Dcard發文,今年25歲,身高體重都正常,也沒有特別嗜甜,沒想到健檢報告讓他超驚訝,空腹血糖為106,糖化血色素(HbA1c)達到6.2,已經被醫師判定為「糖尿病前期」,若不控制很快就會變成糖尿病。原PO透露,身體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有飯後容易想睡、餓得快、精神不穩
事後原PO檢視自己的日常作息,才發現問題可能早就埋下,早餐習慣喝拿鐵配麵包,午、晚餐幾乎都是外食、青菜量少;平常愛吃飯麵,沒有節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加上缺乏運動,「我平常真的超懶得動」。
意識到情況不妙後,他決定展開自救計畫,從飲食入手,控制碳水、補充蛋白質、強迫自己每天運動,也開始研究低GI飲食與相關保健食品。他感嘆,雖然不是什麼大病,「血糖問題不是老年人才會遇到的事啊,我們這種年輕人反而更容易忽略,然後默默踩雷」。
貼文曝光,網友給出改善建議,「熬夜跟宵夜一定要戒掉,這兩個超級容易讓內分泌失調」、「平常三餐一定有菜,碳水一定放在最後吃。333運動:每週三次、心跳大於130、持續30分鐘,零食改成海苔、堅果,牛奶改喝無乳糖,主食可以的話改雜糧」、「外食真的超難控,我後來會自己準備晚餐便當(比如雞胸肉+地瓜+蔬菜),午餐再吃公司附近的就好」、「首先拜託不要喝含糖飲料和可樂,還有單一餐只吃麵包或麵,數值都會很快衝高」。
▲運動有助於控制血糖。(示意圖/CFP)
減重醫師蕭捷健就指出,要控制血糖,從少喝含糖飲料、選擇低GI的水果,並再多補充膳食纖維和維持均衡飲食。「運動對糖尿病的治療非常重要!」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黃天祥則表示,治療糖尿病除了飲控外,多運動也是好方法,運動會使肌肉消耗一些葡萄糖,另外也會使胰島素效用提高,推薦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若沒有時間運動,也可利用三餐飯後各散步10分鐘,也能達到一天30分鐘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