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拍攝自身經歷的紀錄片《黑箱日記》,2024年在台上映。(圖/電影海報)
作者/馬賽克
日本自由記者伊藤詩織2017年公開指控遭同業前輩性侵一案,之所以會震驚日本社會、並且受到國際關注,主要是歸因於三個因素。
一,這是日本罕見的有人敢自曝身分站出來、公開指控遭到別人性侵。 二,被指控者山口敬之是當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好友、也是安倍晉三《自傳》的執筆人;後台很硬。三,案件訴訟後期碰上美國爆發延燒全球的#Me Too運動,讓此案同樣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
▲伊藤詩織指控遭山口敬之下藥性侵。(圖/示意圖/記者黃克翔攝)
2013年9月,時任日本TBS政治部記者兼華盛頓分局長的山口敬之,在紐約採訪聯合國大會新聞。期間跟友人到酒吧喝酒時,認識在當地唸新聞同時在酒吧打工的伊藤詩織。據山口指稱,對方表示「想從事新聞工作」,希望他能幫忙。
2015年4月3日周五晚,兩人在東京澀谷區惠比壽町的一家壽司店碰面。時年25歲的伊藤後來指控山口在她酒裡下藥,於同日深夜至翌日早上在他下榻飯店的房間裡迷姦她。由於伊藤並未在醒來後第一時間報警,而是在5天後,錯過了採集關鍵證據的黃金時刻,
警、檢多次調查後,刑事檢察官於2016年認為證據不足,宣布以不起訴處分結案。然而伊藤不願放棄,希望能以自身經歷作為警鐘,喚醒這個社會作出改變。2017年,她勇敢的召開記者會,提出民事訴訟。這是日本史上首度有女性敢以公開身分指控「遭權勢者性侵」。
2018年6月,英國BBC第二台播出了一部報導此案的紀錄片《日本之恥》(Japan's Secret Shame),裡面透露了許多讓人震驚的、闗於於日本性文化及性侵法律的訊息。片名裡的「恥」字有雙重意義。既指日本對保護遭性侵女性的作法落後是可恥的,但同時也指涉日本固有的「恥感文化」。而這兩者跟日本的性文化及性犯罪同樣息息相闗。
▲伊藤詩織帶著她的作品《黑箱日記》來台參加金馬影展。(圖/記者黃克翔攝)
影片中報導:根據聯合國「毒品及犯罪問題辦公室」的數據,遭性侵者向警方報案的件數,英國是每百萬人裡有510起;在日本是每百萬人裡只有10起!伊藤案之前,日本上一次修訂性侵(強姦)法,是在1905年;該法超過百年不曾改變!日本傳統法律認定只有對方是陌生人時才可能發生性侵;熟人之間根本不可能。如果雙方都喝了酒,那就更不可能是性侵了!
受訪的專家說:日本人普遍認為女性遭性侵並非是什麼嚴重的社會問題。而長期以來,日本性侵案罪犯的的最低刑期比竊盜案罪犯的最低刑還要低!甚至,女性必須作出激烈反抗動作和呼喊才算被侵犯。外國女性對發生性行為,說No的意思就是No!但在日本,女性說No往往被解讀成Yes(因為日本女性比較矜持)!
▲伊藤詩織指控山口敬之性侵案,民事訴訟勝訴,獲得330萬日圓的精神賠償金。(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由於日本一直以來都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又有嚴重的「恥感文化」,女性就算遭到性侵,也往往不敢吭聲。她們覺得這是丟臉的事,只想讓事情不聲不響的過去就好,又怎敢報案?世人普遍認為日本犯罪率低,但事實上很可能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2017年6月8日,日本眾議院終於將百年來未曾變更過的強姦罪修改為強制性交罪,同時加重了刑責。然而暴力和脅迫依然是定罪的要件。 2019年12月18日,東京地方裁判所裁判長鈴木昭洋認定:山口曾對伊藤施以性暴力,同時認可伊藤的賠償請求,判決山口敬之需支付330萬日圓給伊藤。
因為挺身而出公開指控山口性侵,伊藤詩織被視為日本#MeToo運動的先驅者,自此她本人也積極投身性平及人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