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狂民主實驗! 台灣「大罷免投票」吸全球關注

▲▼民眾在大雨中響應大罷免造勢活動。(圖/路透)

▲民眾在大雨中響應大罷免造勢活動。(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台灣「大罷免」首波投票於今(26日)上午8時登場,台灣選民將投票決定是否罷免國民黨24名立委,外媒也相當關注這場投票。

《路透社》指出,這次選舉有可能重新改寫台灣立法院的席次分布,發起罷免的團體強調,這是「反共」運動,希望藉此向中國傳達訊息,而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一場對民主的打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BC報導提到,雖然台灣過去也舉辦過罷免,但從未在短時間內出現這麼大規模的罷免行動,而投票率被視為「大罷免」能否成功的關鍵。

《新聞周刊》分析指出,這場投票不僅可能重塑台灣政治版圖,更將揭示台灣如何應對中國壓力。如果民進黨重掌立法院,北京可能以展示武力回應,如同賴清德就職後已舉行過三次大規模軍演。

▲▼國民黨在凱道前造勢,呼籲選民反罷免。(圖/路透)

▲國民黨在凱道前造勢,呼籲選民反罷免。(圖/路透)

《外交政策》在選前分析指出,台灣正在進行一場全球前所未見的政治實驗,啟用了一項相對少見的「罷免投票」民主機制,這可能徹底改變台灣的政治版圖。

分析中提到,2025年的「大罷免」正在把台灣的民主推向新階段,台灣社會靠自己的力量,增強了面對中共威脅的政治韌性,而這樣的發展,不只讓台灣人感到欣慰,也鼓舞所有相信民主的人。

《紐約時報》指出,全球從未有任何國家的國會,面臨過像台灣這樣大規模的罷免行動。台灣「大罷免」不僅考驗著民主,也挑動著中國敏感神經,可能使總統賴清德手中握有更多權力,但同時也可能加劇與北京的緊張關係。

《彭博》分析,對民進黨而言,如果罷免成功,至少在短期內,賴清德將更容易在立法院推動政策,結束這幾個月來圍繞預算支出、司法人事任命等議題的拉鋸。

不過,如果罷免失敗,則可能凸顯選民對島內尖銳對立的政治氛圍感到厭倦;這種政治疲勞感在2024年1月的總統選舉中就已經顯露,當時國民黨、民進黨候選人的得票率加起來還不到總票數的四分之三。

台灣大學政治學家納赫曼(Lev Nachman)向《紐約時報》表示,由於台灣的政治地位敏感,以及未來台海可能發生衝突的威脅,這場罷免投票具有全球意義,「每一個外交政策問題都取決於這些罷免是否通過。」

07/25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46 2 8585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投票插曲】趙少康主動亮票給拍! 最高恐挨罰20萬

【投票插曲】趙少康主動亮票給拍! 最高恐挨罰20萬

【多慧終於有不會的事了】落枕版機械舞?機智女孩搞笑來救

【多慧終於有不會的事了】落枕版機械舞?機智女孩搞笑來救

都是痕跡!8+9關4年勤練字 浪子變金筆:想寫得有溫度

都是痕跡!8+9關4年勤練字 浪子變金筆:想寫得有溫度

【8分鐘完成】盧秀燕冒雨「本命區投票」! 丈夫低調陪同

【8分鐘完成】盧秀燕冒雨「本命區投票」! 丈夫低調陪同

曹興誠昔稱「罷不掉活不下去」 徐巧芯:別拿生命開玩笑

曹興誠昔稱「罷不掉活不下去」 徐巧芯:別拿生命開玩笑

熱門新聞 國際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