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冠宇/恩施報導
「碎碎(歲歲)平安」,一般人打破碗盤時,時常會先脫口這句話。不過在土家族的眼裡,喝酒後會把碗摔破且發出聲響,摔得越碎就代表越平安幸福。這種「摔碗酒」的風俗,也成為遊客到訪土家族地區必須親自體驗的行程。
土家族是大陸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慶、貴州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統計,大陸境內土家族的人口數為958萬7732人。
第19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活動近日舉行,受邀嘉賓在土家族餐廳內就體驗起了「摔碗酒」的樂趣。同行導遊解釋,「摔碗酒」代表土家族的風俗,土家族在喝過酒之後,都會把陶碗狠狠地摔在地上,「摔得越碎,代表著越平安、越幸福」。
▼湖北恩施土家族「摔碗酒」。(圖/記者陳冠宇攝)
據了解,對於土家族摔碗酒的由來,有三個版本的傳說。第一個傳說與土家族先人巴蔓子有關。巴蔓子是東周末的一位巴國將軍,他以讓三座城池之諾,求得楚國援兵平定內亂。楚國解救巴國後,楚使前來索要三座城池。
「許諾,乃大丈夫之言。然,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吾寧可一死,以謝食言之罪」,巴蔓子說完,連續喝下九大碗酒,並將大酒碗重重摔碎,然後拔劍割下自己的頭顱。巴蔓子將軍喝酒摔碗、以頭留城,摔出的是千古忠信。
第二個傳說與一對土家兄弟有關。相傳,土家族的兩個兄弟(另一說為族長)之間有個人恩怨,為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他們決定盡釋前嫌。在一個舍巴日(土家族特有節日,意為擺手舞),他們共飲一碗酒,為表示今後的團結互助,飲完酒之後,他們將碗摔碎,互泯恩仇。
第三個傳說則與戰爭有關,據傳,摔碗酒在古代是土家兒女上戰場前的一種壯行酒。時至今日,「摔碗酒」則表達的是一種友誼之情。
▼遊客熱愛嘗試「摔碗酒」。(圖/記者陳冠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