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Parkland(百年成)購物中心蘋果直營店。(圖/蘋果官網,下同)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蘋果公司即將首次在中國大陸關閉直營零售門市,顯示其正面臨中國市場前所未有的壓力。根據《彭博》記者古爾曼 (Mark Gurman)在社群平台X發布的消息,這是蘋果自進軍中國市場以來,首度關閉直營門市據點。
此次關閉的是位於遼寧省大連市Parkland購物中心(現已更名為Intime City)的一家Apple Store。蘋果官方網站顯示,該店將於2025年8月9日正式停止營業。結束營運後,大連市將僅剩一家蘋果直營店。
根據外媒報導,該門市的租約預計到期,而購物中心的管理權也發生更動,但蘋果未就具體關店原因做出公開說明。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起關閉事件可能不單是個別商業考量,而是反映蘋果正重新評估其在中國大陸的零售布局與投資策略。
儘管蘋果在中國仍維持多達40餘家直營門市,但這次撤點的象徵意義不容忽視。蘋果長年以來將中國視為核心成長市場之一,卻在近年遭遇本土品牌強勢反攻。
根據IDC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資料,蘋果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為1,010萬支,市佔率跌至約15%,位居第五名,不僅落後於華為、小米、OPPO與vivo,也面臨來自中高階手機消費族群轉向本土品牌的壓力。同期間,華為以1,230萬支出貨重返市佔冠軍寶座,市佔率達18%。華為搭載自主晶片的Mate系列與Pura系列旗艦機型,顯著擴大了市場份額,對蘋果構成直接威脅。
此外,蘋果2025年第二季財報顯示,大中華區營收年減2.3%,已連續第七季下滑,反映出iPhone在中國的銷售動能持續疲弱。
儘管關閉大連門市,蘋果並未全面縮減中國市場布局。根據官方公告,位於深圳的第三家直營店將於8月16日開幕,顯示其在核心一線城市仍維持投資與品牌曝光。
蘋果同時在年初配合中國電商與實體通路推動促銷活動,iPhone 15系列產品在部分通路甚至提供高達人民幣2,000元的補貼優惠,藉此試圖提振銷量。
業界觀察指出,中國市場的高端手機戰局已不再由蘋果一枝獨秀。華為的技術突破與供應鏈復甦,加上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認同度提升,使得蘋果需重新調整策略,包含定價、產品創新與門市據點配置。
目前尚不清楚未來是否還會有其他城市出現直營門市關閉案例,但此次關店事件勢必成為蘋果重新評估中國策略的重要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