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近日先是遭到丹納斯颱風重創,27日又遭遇強烈鋒面與西南氣流夾擊,災損慘重。(圖/記者林東良翻攝)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受到丹娜絲颱風與後續西南氣流夾擊,台南、嘉義地區上萬戶民宅屋頂遭掀翻或受損,許多災民生活難以為繼。對此,清華大學榮譽教授、博幼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李家同直言,鄉村住屋過於簡陋「是國家的羞恥」,政府應推動「鄉村住屋更新計畫」,徹底解決農村地區簡陋住屋問題。
李家同29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風災過後大量屋頂損壞,許多農村住戶只能以帆布臨時覆蓋,但面對連日傾盆大雨,帆布幾乎形同虛設,「實在令我感到非常難過」,沒想到我國的鄉下還有這麼多住宅如此簡陋,甚至連堅固的水泥平台都沒有,「這幾乎可以說是國家的一個羞恥」。
▲南台灣許多老舊住宅殘破不堪。(圖/「台南大雄空拍」授權引用,下同)
李家同進一步指出,台灣的現代建築多設有堅固的水泥屋頂平台,雨水可迅速排出,較不易在強風豪雨中受損;而城市中常見的透天厝,屋頂下方同樣有混凝土結構,即使屋頂被掀也不會立即危及生活,但此次災情中,許多受損住宅屬於農村老屋,屋頂下方毫無保護結構,風災一來便成為災民,顯示農村住屋安全明顯不足。
李家同強調,都市地區長期有「都市更新」政策,推動拆除老舊建物興建新式住宅,而農村地區同樣應有「鄉村住屋更新計畫」,由政府協助替換這些老舊、無基本防護的房屋,建議新住宅應設有堅固平台與強化屋頂,能夠抵抗颱風侵襲,讓居民不再因氣候災害而無家可歸。
李家同也批評,台灣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科技國家,但在基礎民生建設上,卻仍容許如此大量的危險住宅存在,是應該深刻檢討的制度性問題,「令人遺憾的是,朝野與媒體名嘴對此都漠不關心」,彷彿農村居民的居住安全不是公共議題。
李家同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共同協商、設計實施機制,儘速協助災民安置,並推動農村老屋重建,提升全國整體防災韌性,「這不牽涉土地問題,以我國的財力,這個計畫是絕對做得到的;若不做,非不能也,乃不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