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身材苗條、便當只吃一半,卻已糖尿病前期。(示意圖/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外表纖瘦不代表健康無虞!營養師劉怡里分享案例指出,一名40多歲、體型苗條的女主管,雖然身高160公分、體重僅48公斤,卻驚見體脂肪高達38%,血糖更落在糖尿病前期。經檢視日常飲食後發現,她每天攝取大量「隱形油糖」,導致體內慢性發炎,甚至出現睡眠障礙、經期混亂等徵兆。
劉怡里在節目《TODAY 健面聊》指出,該名女子從事公關媒體業,外觀看起來不胖,卻因飲食習慣潛藏高風險。早餐常是拿鐵配蛋糕,中午只吃半份便當,晚餐則晚間進食炒飯或燴飯,平日也愛吃傳統糕點、大福與含糖手搖飲,這些看似克制的選擇其實陷阱重重。
她進一步說明,女性每日從脂肪攝取的熱量比應控制在總熱量30%以下,但這位女子卻高達45%至50%。含糖量更是超標,每日約攝取10顆方糖以上,遠超女性建議值,長期下來造成體脂居高不下,並擾亂新陳代謝與荷爾蒙平衡。
▲一名OL身材纖瘦,卻已糖尿病前期,營養師分析原因。(示意圖/免費圖庫Pakutaso)
更嚴重的是,這位女子開始出現健康警訊,包括睡眠品質變差、經期紊亂、情緒不穩,甚至晚上皮膚突發搔癢或過敏。劉怡里指出,這與壓力大、工作時間長及高油高糖飲食息息相關,都是促使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的主因。
劉怡里提醒,許多看起來瘦的人也可能是「泡芙人」體質,即體重不重但體脂過高,外表健康其實內在隱憂重重。她強調,健康不能只看體重數字,更應關注營養攝取的質與量,才能有效預防代謝性疾病與慢性發炎。
為改善體質,她建議民眾應避開高油、高糖、高鹽的「三高飲食」,可多攝取富含Omega-3的食物如虱目魚、秋刀魚與鯖魚,烹調則以橄欖油、酪梨油等植物油為佳,有助於降低發炎指數,維持身體平衡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