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協議卡關原因曝! 外媒:美商務部長要台灣「再加碼投資」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圖/路透)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8月1日啟動新一波關稅行動,對台灣進口商品課徵20%稅率。根據《金融時報》披露,台美原本已在7月達成初步協議,卻因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多次介入,要求台灣比照日本、南韓大舉加碼對美投資,導致協議延宕。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三位知情人士指出,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與台灣政府代表及大型科技業者會談,要求台灣比照日本、南韓對美的鉅額投資模式,否則就難以獲得更優惠稅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熟悉談判的美國官員坦言,「目前的20%稅率應是暫時的,雙方還會就其他幾個議題繼續協商。」

儘管台積電(TSMC)早已於今年稍早宣布,計劃將對美投資金額從650億美元提高至1650億美元(約新台幣5.4兆元),台灣政府原本寄望此舉能減輕美方壓力,但國內反對聲浪卻並未停歇。

國民黨就批評,這樣的投資承諾形同提前交出最有利談判籌碼,未來若牽涉到戰略性產業,政府應更審慎與嚴謹應對。

部分業界人士也質疑,拿數千億投資來換取較低稅率,對台灣長期利益恐怕弊大於利,一名台灣科技業高層直言,「如果未來的晶片關稅真的這麼高,我們終究得把產能移到美國,那現在就先承諾編列一大筆投資基金,其實不划算。」

根據兩位台灣官員及一名美方官員透露,雙方其實早在7月8日就已就市場開放問題達成初步共識,原本希望幾天內就能宣布協議,最終卻未能實現。

有台灣官員坦言,對美方將此事與中國談判掛鉤感到憂心。一名知情人士說,「川普為何遲遲不簽這個協議,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我認為最有可能是與中方的貿易談判有關。」

針對國民黨批評政府談判失利,總統賴清德強調,20%的關稅並非最終結果,雙方仍會持續談判,並強調政府會堅守國家利益,不會讓產業受損。

一名了解談判進度的美國官員也認同賴清德的說法,認為這20%的稅率不會是最終結果,因為雙方還會再討論幾個問題,「相較之下,台灣的暫時性關稅低於仍在談判的加拿大與印度,應該能讓人放心,表示雙方之間並沒有無法跨越的鴻溝。」

08/01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34 3 182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突然趴地Breaking?】下秒竟從車底拎出一隻貓!

【突然趴地Breaking?】下秒竟從車底拎出一隻貓!

【車體清出近9成】一家5口南橫墜谷!現場再尋獲部分遺體與遺留物

【車體清出近9成】一家5口南橫墜谷!現場再尋獲部分遺體與遺留物

【忘記打P檔】女駕駛狂奔追車!愛車竟自行左轉撞分隔島才停下

【忘記打P檔】女駕駛狂奔追車!愛車竟自行左轉撞分隔島才停下

【17歲少女墜谷罹難】生父悲痛認屍 哽咽感謝目擊司機:他也有家庭

【17歲少女墜谷罹難】生父悲痛認屍 哽咽感謝目擊司機:他也有家庭

傅作義講話眼珠轉不停 作戰勝在機巧但「大軍統帥」就出問題了|譚兵讀武EP265精華

傅作義講話眼珠轉不停 作戰勝在機巧但「大軍統帥」就出問題了|譚兵讀武EP265精華

熱門新聞 國際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