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龍巖集團的宇錡建設經營「福田妙國生命紀念館」爆發塔位糾紛。(資料圖/ETtoday)
記者黃宥寧/台北報導
殯葬龍頭龍巖創辦人李世聰生前曾豪言「要當殯葬業的台積電」,後交棒長女李凱莉。如今隸屬龍巖集團的宇錡建設經營「福田妙國生命紀念館」卻爆發塔位糾紛,新北一名王姓婦人指控,30年前花數十萬買8塔位,歷經5次轉手後竟被拒認權利、還被收更高管理費。士林地院認龍巖必須承接舊協議,永久管理費一次繳2萬元,判王女勝訴。
福田妙國生命紀念館早年由多家公司經營,經歷大金建設、福國建設、全安泰股份有限公司、海天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仁德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業者轉手,直到2011年底經營權移轉至宇錡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隔年,龍巖集團完成併購,並由宇錡建設作為旗下管理公司,依併購契約承接既有客戶的權利與義務,包括早期簽署的塔位使用權及管理費協議。
判決指出,王姓婦人1992年向大金建設購買塔位,2008年間又向海天公司加購塔位並簽署「專案塔位轉換協議書」,明訂永久管理費每位2萬元。後來她將其中3個塔位轉讓給親戚時,業者卻改以每位3萬1,000元計算,多收3萬3,000元,這筆金額成為訴訟求償焦點之一。
2022年11月,王婦欲將家屬骨灰進塔安置時,宇錡建設卻以「查無客戶資料」為由拒絕承認其8個塔位權狀,並要求依公告「龍巖福田管理收費標準」繳納更高管理費,迫使王婦提起訴訟。
除多收的3萬3,000元外,王婦並主張,因訴訟須多次出庭導致無法工作,產生工資損失5,000元及交通費500元,共計5,500元,一併納入請求金額。
法院審理時指出,宇錡建設在接手經營時已簽署切結書保障舊客戶權益,屬「契約承擔」,須概括承受前手公司與消費者間的契約。
然而,法官也確認協議書明載永久管理費為一次性2萬元,且影本油墨深淺差異僅屬影印品質問題,不足推翻契約內容,最終判王婦勝訴,命公司返還超收款與損失共3萬8,500元。
龍巖創辦人李世聰2023年3月病逝,享壽65歲。他2020年因病交棒長女李凱莉後,集團持續擴張。然而,這類塔位糾紛並不少見,經營權頻繁轉手往往導致舊客戶權益因資料遺失或收費標準變動而受影響。此次士院雖替王婦討回多年權益,但龍巖未來如何整合早期契約、安撫舊客戶,仍是併購擴張後必須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