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試圖透過關稅重塑全球貿易秩序。(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美媒政客(Politico)報導,隨著美國重塑全球貿易秩序,日韓加等30國砸下數千萬美元,聘請與川普關係密切的遊說人士,希望藉此避開高額關稅,但在大多數案例中,這種施加影響力的傳統方式,顯然成效不彰。
美國印度戰略夥伴關係論壇(U.S. India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um)執行長阿吉(Mukesh Aghi)表示,「目前華府領導層似乎正在破壞傳統的做事方式」,不只是商業,還有外交以及跟其他國家打交道的部分,「我認為,試圖施加影響力的整個舊有模式,似乎都未能發揮作用。」
舉例來說,印度花費180萬美元,聘請川普長期顧問米勒(Jason Miller)提供「戰略諮詢與政府關係協助」,卻仍因拒簽貿易協議、持續採購俄羅斯石油,導致關稅飆升至50%。
▲薛恩鮑姆與川普的個人關係,被認為發揮重要作用。(圖/路透)
儘管在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之下,大多數商品享有免稅優惠,但加拿大砸重金增聘遊說及公關公司,最終關稅仍被調升至35%。反觀墨西哥,雖然在毒品芬太尼(fentanyl)的流通問題中發揮更直接作用,還僅聘用一間遊說公司,但憑藉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與川普直接建立的私人關係,仍成功將關稅維持在25%。
一名共和黨籍遊說人士表示,如果想在總統面前取得進展,就必須轉變思維,「我認為一些國家的狀況是,他們認為維持現狀是理所當然的。當任何人、即便美國總統提議改變時,他們就覺得被冒犯了。」他也認為,薛恩鮑姆在拉攏川普方面取得成功,與其採取戰鬥立場,更好的方法是從以下角度看待局勢,「總統想要重新定義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這是他的目標,你必須按照這些條件跟他打交道。」
除此之外,領袖之間的直接對話也策略富有成效。專精韓國貿易事務的遊說顧問歐弗比(Tami Overby)就認為,這可以說是說服川普最有效的方法,「川普似乎總是在談論自己與其他領袖的關係……而且自認為是交易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