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務院官員,投書對台灣現狀提出建議。(示意圖/路透社)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上周撰文「台灣何以失去川普」之後,12日再度投書對台灣現況提出「解方」,包括放寬槍械管制、退還美援資金、歸還故宮文物、效法以色列建立獨立自衛理念等。
惠頓在最新投書中強調,「國防是任何國家政府的首要責任」,台灣應該建立明確的「自主防衛」概念,戰略原則是必要時能憑自身資源無限期作戰。可仿效以色列模式,公開宣告永不要求美國人為台灣犧牲生命,同時吸取烏克蘭經驗,打造「世上最先進的無人機部隊」,結合高科技感測器與分散式網路技術,出售給太平洋各國,快速強化區域防禦能力。
此外,台灣應該準備公開討論全島作戰計畫,有一群愛國志願者雖然目前不在軍隊中,卻仍使用空氣槍練習戰鬥戰術,希望有一天能夠使用真正的武器,在戰爭中協助防禦,他們應該被納入類似瑞士的民兵組織,在武器、戰術、後勤、指揮、醫藥和其他方面接受適當訓練。台灣應該放寬槍枝法律,允許合格民兵在分散各地的軍械庫存放武器。
針對美國支持,惠頓直言台灣應該主動測試華府真實態度。美國積欠台灣軍購高達215億美元,建議要求美國國會議員促成交付,並且看準川普喜歡高額軍售這一點,再把採購金額增至400億美元。此外也應爭取參與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RIMPAC),並在台灣設立軍演秘書處,作為軍事合作機制。
▲惠頓建議台灣建立自主防衛概念,同時退還美國資金。(圖/路透)
最後,惠頓還建議退回美國政府近年提供台灣的資金。數十年來,台灣都是自籌防衛經費,但國會鷹派未經台灣要求就把援台資金寫入預算,反而削弱台灣「不拿美國錢」的獨特地位。雖以國防角度而言,這筆錢不算大金額,退回卻能夠重奪話語權。
政治定位方面,惠頓建議「重新定義台灣」,在不正式宣布獨立的情況下,持續塑造明確的台灣身份認同,儘管其根源會追溯到中國,就像美國與英國的關係一樣,但應該徹底切斷與中國及中華民國的政治連結。具體作法包括移除鈔票上與立法院的孫中山肖像、把中正紀念堂改為民主化博物館並移走蔣中正銅像、更改華航中鋼等企業名稱,甚至將故宮文物歸還中國大陸。
惠頓強調,「台灣的未來不應由華盛頓或北京決定,而是由台灣自己決定。」除了上述措施,他還建議透過金融業全面改革與放鬆管制,刺激國內成長並吸引外資,讓台灣從半導體代工基地,轉型為經濟自由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