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綠委們對行政系統的不滿,大致可彙整成「沒彈藥沒方向」與「反應跟不上節奏」。(圖/記者陳家祥攝)
記者詹詠淇/台北報導
726大罷免投票落幕,罷團遭到全面封殺,而責任自然也落到民進黨身上,黨秘書長林右昌雖然請辭負責,但其實綠營立院黨團對行政系統的不滿,早已悶燒多時。《ETtoday新聞雲》歸納綠委們的不滿,大致可彙整出二大問題:「彈藥補給不足,面對各項議題沒有適時提出對案」與「反應不夠即時、態度不清」。
過去一年,國會審議程序紊亂,藍白陣營攻勢猛烈,不僅聯手通過多項爭議法案,更大幅刪減中央政府總預算。然而,在朝野對抗中,執政團隊卻顯得步履蹣跚,對議題節奏的掌握總是慢半拍,在應該強硬表態時,又顯得優柔寡斷。每當爭議告一段落,政院也只能千篇一律地「提覆議、聲請釋憲」,反擊能力實在軟弱乏力。
舉例來說,立法院會7月11日通過國民黨版「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行政院長卓榮泰先是於7月15日堅決反對,稱普發1萬對國家發展無益,僅能購買冰箱或遙控飛機;但在大罷免投票前的7月17日,因各地罷免團體、綠營地方組織回報,普發現金確實嚴重影響選情,此時卓榮泰又僅表達「內心天人交戰」的模糊態度。
726大罷免後,政院本來態度依舊強硬,7月31日堅持該案具憲法與法律瑕疵,將適時聲請釋憲;然而,民進黨內部近來檢討聲浪四起,認為應儘速清理戰場。因此,行政院一度放出風聲,規劃「排富條款」發現金,不過總統賴清德上週召開府院黨高層、立法院黨團幹部的擴大會議,大家達成共識,由政院研擬合法合憲,並且能反映民意的普發現金方案。
政院沒給彈藥 綠營炸鍋「人民是老闆,要的是解方,不是理由」
「人民是老闆,老闆要聽的是解決方案,不是理由或藉口!」一位資深國會助理表示,過去這一年來,行政團隊在各種議題上,沒有提出相對應的版本,也就是所謂的「對案」。他說,從《財政收支劃分法》到普發現金,都是很鮮明的例子,在第一線的立委們,在跟人民頭家說明的時候,只能一直罵「藍營方案很差、很爛、不合理」,但是老闆要的從來不是理由跟藉口,而是「解決方案」,如果藍白的案子很爛,那民進黨的案子在哪裡?好的版本在哪裡?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直言,去年上半年藍白癱瘓國政要擴權,民進黨選擇全面開戰,但政院的態度不是堅壁清野,而是避不出戰,導致地盤一寸寸流失、行政權被削弱。下半年藍白要錢,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並大開國庫、開倉放糧要普發1萬,政院沒有對案,就是與民為敵,且戰略直到今年6月仍無調整,說普發1萬不是人民、國家之福,「或許不是國家之福,但絕對是人民想要的,所以才會有後來726大罷免結果」。
另一名綠委則說,行政院連自己的立場都站不穩,論述不明確時,怎麼可能提供子彈給立委發揮?政院不願意自己面對藍白,完全執政可以溝通好綠營就好,如今還需要說服藍白立委,「不可能全部都丟給執政黨立委自行面對吧!」
這位綠委表示,這是舊有執政思維,在當前局勢下是行不通的。政院應該多讓立委協助並參與討論,民代畢竟更了解民情,在進步跟民生法案上多一些自主權,才可以跟藍白抗衡。
行政系統反應慢半拍跟不上議題節奏 態度混沌不清
一位綠營國會幕僚指出,行政團隊反應遲緩現象,在「普發1萬」和「關稅」議題最為明顯。他說,這些戰場和時間點,雖然不是執政黨可設定,但行政團隊對在野黨的議程與法案並非毫無掌握,這些都是長期存在且會期中都有陸續放出風聲。
這位幕僚坦言,行政團隊未能事先提供有效的論述,儘管一開始有提供論述跟說帖,但是從結果來看,是沒有效的,不是不夠完整,就是方向不夠精準。
該幕僚舉例,以關稅議題而言,主要資料和主導權都在行政團隊手上,但論述卻不夠完整。剛宣布暫時性關稅20%時,若能同時說明「全世界都一樣,現在談論關稅還會加上原來的關稅,但是台灣已經把現在在談的關稅降低了12%」,就不會像現在這麼有殺傷力,也不會讓第一時間跳出來幫行政團隊說話的立委被捅一刀。
至於普發現金的議題,這位幕僚說,這就是「方向不夠精準」的問題,行政團隊應先決定是否要發,而非在藍白設定戰場後才開始決定,或將決策過程展現給國人看,這都是很大的誤判。
他說,民眾不需要知道你有什麼困難,只需知道要不要發?給個明確的說法,立委們就會幫忙發聲,但當行政團隊站在「我很困難」或「天人交戰」的論調時,要怎麼跟選民交代?甚至讓一開始支持執政黨的選民感到錯亂,也讓一開始採強硬態度批違憲的立委,最後反而要去扛這些砲火。
「總統府的事情,幹事長回應;行政院的事情,幹事長回應;民進黨的事,還是幹事長回應。」一位資深國會幕僚氣憤地說,什麼事都黨團在扛砲火,那行政院在幹嘛?黨中央又在幹嘛?
另一位助理說,議題都是民進黨團幹事長先出來發言,且次數遠高於行政院發言人,若行政院長不常受訪,站在第一線的不就該是行政院發言人嗎?黨團成了夾心餅乾,立委們常站在行政團隊前面、站在輿論浪頭,「我們就會覺得那我們站也沒意義」。
他認為,很多子彈也沒看到黨中央出來幫忙做箭靶,都是黨團先提供說法擋著,接著行政團隊說話後,才看到黨中央加緊腳步做圖卡,照理這些砲火政黨都應出來吸收,但也沒看到,那要黨中央幹嘛?圖卡製造機?
一位綠委建議,如果未來行政院可以多召開記者會,主動設定議題,並積極提出政院版本,才能回到正常的討論方式,這樣能分擔黨團幹部的壓力,否則現在藍白丟什麼東西,綠營都只能喊違憲,人民只覺得你一直喊違憲,但事情卻僵持在那。
726大罷免是分水嶺 從與藍白對抗轉為面向人民
綜觀上述,鍾佳濱認為,726大罷免是個分水嶺,民進黨開始調整朝野對抗軸線,政院並非妥協,而是開始競爭人民支持。上半年配合民團大罷免,不可能跟藍白比誰比較會發現金,但這頁翻過去後,因應關稅衝擊和接連風災損害,政院應該開始主動出擊,趕快推出政策性的利多,將整個戰略思維改變,與在野黨競爭民心支持,這才是行政團隊的主場優勢,像普發1萬程序改由政院提出就沒有違憲,也結束對抗展開新作為。
「怎麼可能在野黨比你更有能力去爭取人民的民心支持?」鍾佳濱提到,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留下一句話,「有政府會做事」,打的就是競爭民心、照顧人民。國民黨離開執政很久了,怎麼知道人民哪裡不足、需要什麼?只能講發錢。「怎麼照顧人民才是我們嫻熟的」,在野黨只能在立院通過法律和預算。
一名黨政人士說,被在野黨嘲諷大罷免失敗而被迫認同普發1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應冷靜檢視當下社會需要什麼、人民心情是什麼。以2022年普發現金為例,當時台灣逐步從疫情中走出,除了還債、撥補台電,也要補助受疫情影響企業,並顧及人民心情,現在亦是如此。
該人士認為,從具體數據來看,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1.54%,已連續3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但同時,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達1.79%,為17個月以來最大漲幅。從這個數據來看會注意到,其實「官方數據」跟「民間體感」存在落差。
黨政人士說,「會持家」除了要把錢拿去還債,辦正事之外,當然也要有休閒娛樂的開支。他表示,補助受關稅影響的企業,以及因風水災造成數十萬戶停電,台電工程人員在攀爬電桿搶救復電時喪失生命,因此撥補台電工程經費、健全台電財務,來加速電線、電纜地下化等,這些都是辦正事;而普發現金,則可以說是安定社會情緒,屬於家庭的休閒開支。
「這就是行政院應該做的,提出應有的對案,跟完整配套。」他說,之前只能一直強調「台電虧損要補助」,但這個論述實在軟弱無力,但這次風災造成停電災情,還有工程人員的憾事,都顯示了台電加速電線電纜地下化的重要性,以這個名目來提出預算補助,就更具正當性,前線的立委們辯護才更有力道。他說,只要藍白反對,就是反對中南部電纜地下化,讓台電員工繼續存在高風險工作。
黨政人士指出,在野黨一定會說,民進黨因為大罷免大敗,才被迫要發現金,是藍白的勝利。但其實從上述,不論是檢視人民經濟上的體感、國際局勢的不穩定、國內政治的紛擾,適時的發現金,也是身為執政者安定社會、安定社會情緒的必要之舉。
他表示,不能忘記一件事,政府之所以可以有餘力「普發現金」,那也是民進黨9年來的政績,比較過去16年,馬英九執政到蔡英文執政,民進黨政府的債務佔GDP比例,都遠低於國民黨時代,從2016年以來就逐年在遞減,民進黨「會持家」,國家財政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才有能力發三倍券、五倍券、現金6000元、兒童防疫津貼1萬元、勞工紓困補助3萬元,並將育兒津貼從2500元翻倍成5000元,育兒留職停薪津貼提高到八成薪,以及300億租金補貼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