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2起人船碰撞釀1死2重傷 民團籲訂定「人船避碰規則」

▲▼有民眾在新北市龍洞灣拍下漁船從潛水客旁邊駛過畫面,當時僅距離潛客約10公尺。(圖/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提供)

▲有民眾在新北市龍洞灣拍下漁船從潛水客旁邊駛過畫面,當時僅距離潛客約10公尺。(圖/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提供)

記者周湘芸/台北報導

近年水域活動興起,船隻與遊客擦撞事故時有所聞,今年5月至7月就發生3起潛水客遭螺旋槳撞擊事件,造成1死2重傷。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指出,目前我國船隻管理及水域活動主管機關如多頭馬車,呼籲明定「人船避碰規則」。交通部航港局則說,應回歸各縣市政府管轄。

上月15日一對台北夫妻到台東縣蘭嶼的情人洞浮潛,不料,女方疑似被海浪推至船底,遭船隻螺旋槳打到頭部,當場血流不止,由直升機送往台東馬偕醫院急救,隔日仍宣告不治。無獨有偶,今年5月17日墾丁後壁湖潛水區3名水肺潛水員浮出水面等待接駁時,遭行經漁船螺旋槳撞擊,造成2人重傷送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年12月屏東小琉球大福漁港外海,一名自由潛水教練進行訓練時,遭漁船拖曳的魚鉤鉤中脖子,傷口接近頸動脈,所幸因防寒衣保護未釀成重傷。另外,上月27日也有民眾在新北市龍洞灣拍下漁船從潛水客旁邊駛過畫面,當時僅距離潛客約10公尺,讓「人船避讓」問題再度引發討論。

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秘書長吳秉宥表示,隨著水域活動逐年盛行,人船空間重疊難以避免,去年及今年就已經各發生至少2件重大事故。目前國內船隻主管機關主要為航港局及漁業署,水域遊憩活動主管機關為觀光署及地方政府,但無主管機關統籌區分人船活動範圍,導致類似事故愈來愈多。

吳秉宥指出,美國、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國均規定船舶接近潛水旗幟時,應保持至少50至100公尺距離並降低航速。我國雖然1977年即公告適用《海上避碰規則國際公約》,明定船舶於視距接近時應保持瞭望、適當減速並主動避讓,但該公約規範主要是針對船舶間避碰,多數小型漁船、營業船隻與水域活動遊客間仍無明確規範碰避規則。

他說明,人船碰撞事故主要分為從事潛水活動接駁載客的船隻,以及一般行經該海域的小船或漁船,肇因多為船長未確認水面有無潛水人員、未保持瞭望,或違反動俥(螺旋槳)前的安全檢查程序。

吳秉宥認為,主管機關應比照國外立法,由觀光署統整全國潛水活動熱門區域,並請航港局、漁業署建立全國統一適用的人船接觸安全操作規範。此外,螺旋槳傷人是所有水域活動中,最致命的人員傷害風險之一,目前國內仍缺乏事故調查與資料分析機制,應建立人船接觸事故通報機制,並將死亡或重傷事故納入運安會調查。

對此,航港局指出,由於潛水區域活動管理涉及不同活動場域、法規,其主管機關因實際情形有所不同,今年6月已邀集漁業署、觀光署、縣市政府等相關單位開會研商,認為除風景管理處區域外,潛水區域活動管理應回歸各縣市政府管轄範疇,由各水域管理機關進行規劃,加強宣導。

航港局表示,潛水活動大多以乘坐娛樂漁船前往活動區域及活動水域與漁船進出港慣用航行空間重疊,漁業署將就權責範圍進行宣導及對駕駛人員規範;航港局則對商船船員及駕駛予以宣導,及對違反航行安全的駕駛進行裁罰。

航港局指出,已就轄管商船船員及駕駛,於2025海運安全季及小船駕駛訓練班授課,進行強化安全駕駛及注意潛水活動宣導。

08/23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03 1 743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公開處刑】新自強號車長接投訴!19字廣播「提醒旅客」

【公開處刑】新自強號車長接投訴!19字廣播「提醒旅客」

曾智希跳BLACKPINK〈JUMP〉 陳志強亂入「對鏡頭狂扭」

曾智希跳BLACKPINK〈JUMP〉 陳志強亂入「對鏡頭狂扭」

【搭黑鷹直升機來開球】太酷啦!陸軍指揮官親自繩降球場!確定丟的是球嗎XD

【搭黑鷹直升機來開球】太酷啦!陸軍指揮官親自繩降球場!確定丟的是球嗎XD

【錯愕的姪子】舅舅背刺拿玩具結帳 走到櫃檯卻出奇不易!

【錯愕的姪子】舅舅背刺拿玩具結帳 走到櫃檯卻出奇不易!

【暖心救援】回收伯摔車「天王級父女」急幫忙! 網大讚:最好的身教

【暖心救援】回收伯摔車「天王級父女」急幫忙! 網大讚:最好的身教

熱門新聞 生活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