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補充水分防中暑?日本體育大學教授傳授3大要點。(示意圖/123RF)
記者柯沛辰/綜合報導
炎炎夏日,如何有效預防中暑?日本體育大學的杉田正明教授指出,尿液是衡量身體是否缺水的一個很好的指標,若是起床發現自己的尿液呈現「蘋果汁色」,是身體缺水的警訊,應該立即補充水分,否則容易脫水。
根據日媒President Online報導,杉田正明表示,避免中暑最重要的原則有三點:第一,避免核心體溫上升;第二,積極攝取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第三,確實補充因流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礦物質。
杉田正明建議,馬拉松選手會在比賽前幾天開始「水分儲備」(water loading),即每天飲用1.5至2公升的水,以預防脫水。一般人在夏天也適用,方法是每小時喝水2到4次,每次約250ml,一小時內不超過800ml。
杉田正明說,尿液是衡量身體是否缺水的一個好指標,如果尿液呈現淡黃色的「檸檬水色」,表示身體健康;如果尿液呈現較深「蘋果汁色」,則表示身體缺水,應立即補充水分,否則容易脫水。
他指出,有些人會想:「既然早上會有點脫水,那我就睡前多喝點水吧!」但這是錯誤的做法,因為睡前大量喝水,會導致在夜裡頻繁想上廁所,嚴重干擾睡眠。因此,建議睡前1小時左右開始,就不要再大量攝取水分。
杉田正明提醒,流汗並非失去單純水分,還包括其他鹽分和多種礦物質,若只單純喝水,不但會很快排出體外,若過量,還可能因血液被稀釋而引發「水中毒」。
他表示,平時補充水分的最佳方式是飲用含鹽(0.1-0.2%)和糖(2-2.5%)的飲料;但若運動超過1小時,日本體育協會建議,應選擇含鹽0.1~0.2%、糖分4~8%、溫度5~15℃的飲品。由於市售飲料含糖量多在4-8%,若是平時補充水分,建議稀釋一半後再飲用,再適量補充一點鹽分,以防鈉離子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降低核心體溫作為防範中暑的一環,有研究比較運動前不同體溫狀態:先泡17℃冷水者能撐最久;正常體溫者次之;而先泡40℃熱水者最短。結果證實,運動前透過冷水浴將體溫降至較低水平,確實能有效延長運動耐力並降低核心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