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公布要拆除「公館圓環」。(圖/翻攝自Facebook/蔣萬安)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年3月拍板拆除公館圓環,卻因為要一併填平公車專用車行地下道引發民意反彈,藍綠白議員都發聲喊不妥,北市議會6月時決議暫緩工程,後續辦理公聽會時,現場民眾也一面倒反彈聲浪。但台北市交通局今(27日)突然再宣布,公館圓環確定將於9月13日凌晨動工拆除,並改為正交路口。至於原本的公車專用地下道仍會填平,這讓綠白議員通通炸鍋,民眾黨議員張志豪痛批,草率做這個決定,「非常非常不尊重台北市議員」,說明會時大家都提出反對意見,居然一條條被市府駁回,非常沒道理。
該政策3月宣布時就引起當地民眾不滿,6月公聽會上一面倒反對意見。議會不分藍綠白議員也表達反對意見,國民黨議員耿葳當時直言,說明會不是告知會,搜集民眾意見之後然後呢?她呼籲市府應納入專業團體、公車族等多方意見。議員游淑慧也說,交通局沒有說明交通事故樣態,拆除圓環能解決問題?地方居民對於圓環、地下道填平是否有意見?市府應有更完整報告。
該案最終暫緩,然而,北市交通局今臨時舉辦說明會,宣布「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將在9月中旬啟動。交通局說明,公館圓環因其複雜的七岔路口設計,交通動線混亂,導致車輛嚴重交織,已連續7年蟬聯北市交通事故熱點第1名。儘管今年3月市長蔣萬安已宣布將拆除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並原定於6月動工,但考量到民意與交通衝擊等因素,市府多次與居民溝通並舉辦說明會,以取得共識。
交通局指出,此路口現況因「直行車彎繞幅度不同」、「直行與左轉車流交織」以及「左轉車停等溢流」等問題,導致事故頻傳。經專家學者審查與評估,即使僅調整標線,改善成效也極其有限,預估僅有5%至12%的改善潛力。因此,徹底改造為正交路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預計可減少六成以上的交通事故。
對此,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發聲明抗議,指現行圓環設計仍有改善空間,應嘗試以成本較低的標誌標線改造,交通政策不應凌駕於專業,呼籲切勿先射箭再畫靶,明天將向北市府表達抗議聲音。
苗博雅受訪時怒轟,這個決策不只是草率,一點不符合科學理性務實,而且是嚴重違背民意,「這個是蔣萬安市府獨裁DNA的體現」,第一、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案子,市議會在6月25日通過跨黨派議員提案,要求市府在地方民意形成共識前,不可以貿然施工填平地下道,6月30日議會交通委員會也召開公聽會,當時跨黨派議員也反對草率動工。
苗博雅指出,資料白紙黑字,市府內部說明提給李四川說,捷運公館站到師大分部的公車專用道,尖峰小時總班次南向北向加起來超過300班,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尖峰時段公車都要到地面跟汽機車擠,110年時新工處自己也做評估,說這是最差方案,所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沒有填平地下道,去年10月,交工處委外研究報告,也提到填平方案雖然比其他方案績效好,但相較於現況變差40%左右,難以視為可行方案。
苗博雅說,公聽會跟跨黨派議員都要求先做標線改善提升圓環安全性,不要花2億填平地下道,市府遲遲不做,我找了民間團體集思廣益,討論出具體可行的標線方案,也邀請交工處跟民間團體會勘,當時交通處答應2周後回覆是否執行這個標線方案。今天市府用突襲方式,沒有跟任何議員跟民間團體溝通,直接採納議會、民間已經說不的填平地下道方案,市府這樣的決策為何執意違背科學理性?
民眾黨議員張志豪也砲轟,苗博雅已經把技術性問題講了很多,議員沒接到任何通知,就草率做這個決定,「非常非常不尊重台北市議員」,說明會中沒有任何一個民眾贊成,大家都提出反對意見,還有寶貴建議,但居然一條條可以被市府駁回,這非常沒道理,事緩則圓,蔣萬安跟李四川趕快聽聽民眾聲音,好好想一想,有什麼事這麼急?一定要在沒民意支持下硬拆掉圓環、填平地下道,勸市府三思而後行。
張志豪也提醒,若這樣把交通大動脈打掉,未來捷運南環段施工時候,大文山包含新店、永和等等,羅斯福路大動脈被影響到的話,會造成多麼可怕的交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