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神遶境在桃園」特展開幕。(圖/市府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遶境」是臺灣民俗信仰中重要的儀式之一,意指神明離開廟宇出巡管轄境區,過程不僅展現信眾對神明的敬仰,更承載驅邪祈安、庇佑鄉里的神聖使命。桃園市文化基金會27日於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舉辦「迎神遶境在桃園」特展開幕,即日起至11月16日展出,歡迎民眾參展。
主辦單位表示,特展在「藝遊桃園」平台推出數位集章活動,只要完成展場7個定點集章,即可兌換「平安筊杯鑰匙圈」。展覽期間邀請策展顧問群主持文化走讀與講座,亦邀請手作老師講授線香、手繩、手工皂等課程,帶學員體驗信仰的多重面貌,讓信仰文化更貼近生活。
▲集章兌換限量「平安筊杯鑰匙圈」。(圖/市府提供)
桃園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王啟仲表示,遶境活動具有豐沛的文化活力,包含各宮廟、陣頭、儀軌,甚至沿街民眾的發心施食奉獻,都蘊含著感動人心的力量與促進社會繁榮的功能。
▲「迎神遶境在桃園」特展,土地公文化館登場。
「迎神遶境在桃園」特展精選遶境案例廟宇有:南崁五福宮、桃園景福宮、中壢仁海宮、百吉復興宮及展出子弟軒社如鈞天社、同人社遶境時所使用的文物,透過超過60件滿載桃園信仰故事的展品,帶領觀眾以文化為形式,走進充滿人情與神情交織的祈福遶境世界。
除上述四大類型的遶境,展覽中亦有「神排場」介紹陣頭編制,「遶境小百科」補充遶境小知識,「迎神裝備」分享隨香客的配備,「神文化」展示凝聚地方情誼的遶境活動,「神行程」講述桃園特色水陸遶境,以及「神傳承」看見轉譯傳統文化新風貌。壓軸的「神經濟」則以土地公民俗藝術節為例,在中原大學財金系陳佑倫教授指導下,進行田野調查與產業分析,揭示遶境活動如何成為帶動地方經濟與觀光的重要動能。